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秋季养生

中医教你如何预防秋季常见疾病

发布者:飞鲨掠水 时间:2010-10-29 16:10

防呼吸道感染 早晚锻炼应避风

入秋了,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增大。不但气温反复多变,而且随着天气的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冷,北京也逐渐进入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感冒、流感、气管炎等疾病发病人数开始上升。

专家指出,从医院的门急诊来看,目前疾病的高发人群多是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提醒老年人早晚冷的时候要注意增加衣服,可以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锻炼提高抵抗力,但要防止出汗后受凉,因此运动时要注意保暖,运动量要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宜出太多汗,要让毛孔逐渐收敛;运动的地点要尽量选择避风的地方;风大的天气不宜锻炼。老人、儿童、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人群,最好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感染流感的可能性。另外,糖尿病、哮喘等患者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可能性比较大,也要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防心脑血管病 清晨醒来赖赖床

秋季天气转凉,夏季扩张的血管遇冷收缩,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就会升高。而且,秋天温差变化大会造成血压不稳定,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专家还提醒,天气变冷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动脉瘤等疾病患者,就容易发生脑出血、脑梗塞等疾病。血管收缩还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严重的会导致心绞痛、脑缺血或梗死。

专家提醒,要预防脑血管病发作,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最好吃些产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鱼、乳类及豆制品,少吃油腻食物,禁烟限酒,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对降低和稳定血压也有好处。如果是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每天测血压,并遵医嘱调节用药剂量。如果是伴有头昏、眩晕,面颊经常发红、局部有麻木感的高血压患者,要减少动物蛋白摄取量。有心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可常吃黑木耳、银耳等。血脂、胆固醇过高者,不吃煎炸食品。其次,要注意保暖,清晨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洗澡前要先让浴室充满热气。此外,还要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血管病。

防过敏 纱巾口罩要上岗

春秋季节是最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时候,而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外出游玩的人、到户外活动的人比较多。

因此每到秋季,花粉(如蒿草花粉)和葎草(俗称“拉拉秧”)、干燥的空气及蟑螂携带的过敏原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都比较多。

专家介绍,目前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患者。如荨麻疹患者皮肤会出现类似于蚊子叮咬后出现的包;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主要是打喷嚏、流鼻涕;哮喘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气喘、憋气。

由于过敏性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比较多,专家提醒既往有过敏史及上述疾病的人,有条件的可以先到医院变态反应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做过敏原检测。如果能明确过敏原则可以做脱敏治疗。

其次,既往有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自身防护,避开过敏原,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及尘埃等,如外出游玩要远离花草尤其是葎草,或者戴口罩、纱巾。还可到医院专科,根据医生指导提前使用预防性的药物,如哮喘患者可提前一两周使用气雾喷剂进行预防。

一旦发生过敏性疾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抗过敏等相应治疗,由医生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防咽炎 烟酒辛辣少接触

咽炎也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患者甚至在早起时受到冷空气刺激,就会发作咽炎,嗓子发干、声音嘶哑甚至咽部肿痛。专家指出,这正是因为季节转换时气温变化,而且空气干燥,人体不能迅速适应,就容易发病。除了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患者进入秋季后,由于秋敛之气会加重病情,也更容易导致疾病复发。

因此,入秋后要特别注意保护呼吸系统,防范咽炎等疾病。平常要尽量少吃太辣、太甜的食物,忌食黄花鱼、虾、蟹和生冷食品,要戒烟酒。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清音功效的食物,如梨、罗汉果、白萝卜等。甘草、菊花、玫瑰花、金莲花、胖大海、沙参等用来泡茶,可以清肺利咽、行气舒肝。还可以食用百合、玉竹、麦冬、枸杞子等,也可以起到滋润作用。也可以用银耳来做汤或羹,或用山药、枸杞子、麦冬熬粥,可以改善气血困乏,起到润肺益气作用。

防面瘫 夜晚睡眠关上窗

进入九月下旬昼夜温差大。专家提醒,这种天气尤其要提防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的发生,夜间睡眠、乘车外出时都要注意保暖,以免面神经受损发生面瘫。

面瘫患者以青壮年居多,有的患者是睡了一觉后发生面瘫,有的患者甚至在较凉的天气里骑车后就出现面瘫。发生面瘫的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有的还眼斜、嘴歪甚至流口水。面瘫如果不及时治疗,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不彻底,就会出现面瘫后遗症。因此专家提醒,有面部酸、麻、刺痛、头痛、耳后痛等问题,就要尽早就医。

另外,预防面瘫要注意面部保暖,夜间睡眠时尽量关窗,乘车时避免受风。同时要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还要避免感冒,以免诱发面瘫。

相关标签: 感冒 流感

相关阅读

  • 秋分还热吗?防“秋老虎”必吃的5种润燥食物!
    秋分还热吗?防“秋老虎”必吃的5种润燥食物!
    你知道吗?2025年9月23日2时19分04秒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过后,天气究竟会怎样变化呢?是依旧炎热如夏,还是会逐渐凉爽起来?“秋老虎”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会不会在秋分时节肆虐呢?在季节交替之际,人体容易 ...
    10-03
  • 秋分是哪一天?提前准备这3样,换季不生病!
    秋分是哪一天?提前准备这3样,换季不生病!
    随着时光的流转,秋分悄然临近。它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秋季的新篇章。秋分时节,天气变化无常,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你知道2025年秋分是哪一天吗?答案是9月23日2时19分04秒。在这个关键的换季时刻,提前做好准备是 ...
    10-03
  • 秋分是几月几号?记住3吃3不吃,平安过秋天!
    秋分是几月几号?记住3吃3不吃,平安过秋天!
    随着时光的流转,我们迎来了秋分这个重要的节气。2025年的秋分时间定格在9月23日2时19分04秒。秋分过后,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我们的身体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而饮食作为养生的重要一环,在秋分时节有着特殊 ...
    10-03
  • 一般秋分后还热吗?防燥养阴就靠这碗汤!
    一般秋分后还热吗?防燥养阴就靠这碗汤!
    时光流转,转眼间又到了秋分时节。秋分之后,气温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依旧炎热,还是开始转凉?与此同时,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让人身体出现不适,此时防燥养阴显得尤为重要。别担心,接下来我们不仅会为您揭晓秋 ...
    10-03
  • 秋分象征着什么?吃对这3种白色食物,养肺又养颜!
    秋分象征着什么?吃对这3种白色食物,养肺又养颜!
    你知道吗?秋分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它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将秋季均匀地划分成两半,也将昼夜的时长调整到了几乎相等的状态。在古代,秋分是祭月的重要日子,人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月神的庇佑,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五 ...
    10-03
  • 什么时候秋分?记住“2多1少”,秋冬不干燥!
    什么时候秋分?记住“2多1少”,秋冬不干燥!
    二十四节气就像大自然的密码,每一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养生智慧。秋分,便是其中一个提醒我们调整生活方式、呵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时刻。2025年的秋分在9月23日2时19分04秒悄然来临,此时大自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 ...
    10-03
  •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老传统里的养生智慧!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老传统里的养生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秋分便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节气。随着2025年9月23日2时19分04秒秋分时刻的临近,大自然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秋分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含义?古人在这个节气里又积累了哪些养生智慧?这 ...
    10-03
  • 秋分是啥意思?这天开始做这件事,身体更健康!
    秋分是啥意思?这天开始做这件事,身体更健康!
    在四季的轮回中,秋分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奏响了秋天的和谐之音。它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自然规律的深刻体现。秋分来临,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标志着秋季已经走过一半。此时,大自然的气息愈发浓郁,气温逐渐 ...
    10-03
  • 秋分是几月几日?吃这些应季菜,营养又养生!
    秋分是几月几日?吃这些应季菜,营养又养生!
    当秋天的脚步逐渐深入,秋分悄然而至。2025年秋分的钟声将在9月23日2时19分04秒敲响,此时气候由热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饮食方面,选择应季的蔬菜至关重要。应季蔬菜往往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
    10-03
  • 秋分还热吗?防秋燥必喝的3款养生茶!
    秋分还热吗?防秋燥必喝的3款养生茶!
    时光流转,转眼间又到了秋分的时节。2025年的秋分在9月23日2时19分04秒到来,此时大自然正经历着一场微妙的变化。秋分之后,天气究竟还热不热呢?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同时,秋燥也悄然来袭,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 ...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