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中,秋分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气。当时间来到2025年9月23日2时19分04秒,秋分就会悄然降临。此时,大自然呈现出一番别样的景象,而我们的身体也需要相应的调养。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秋分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在这个时节该如何养生。其实,掌握秋分的内涵以及遵循正确的养生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个季节保持身体健康,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接下来,就带大家揭开秋分的神秘面纱,并分享四个重要的养生原则。
天文意义:从天文角度来看,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这一现象标志着季节的明显转变,是地球公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气候意义:在气候方面,秋分是秋季的中间点,意味着秋天已经过了一半。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随之下降。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凉,早晚温差逐渐加大,人们需要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感冒。

农业意义:秋分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此时,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正当时。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影响很大,农民们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确保粮食的丰收。
饮食调养:秋分时节,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原则。可以多吃一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食物,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同时,要少吃辛辣、油炸、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摄入,如山楂、葡萄、柚子等,酸味食物有收敛肺气的作用。
起居调整:在起居方面,要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可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同时,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夜晚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另外,秋分时节气候干燥,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秋分时节,适合选择一些轻松平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另外,由于早晚气温较低,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过长时间。
精神调节:秋季容易使人产生悲秋的情绪,因此在秋分时节要特别注意精神调节。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登山、郊游等,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同时,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忧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愉悦。
了解秋分的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节律变化。而遵循饮食调养、起居调整、运动锻炼和精神调节这四个养生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秋分时节保持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更好地适应季节的转变。在2025年秋分来临之际,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天。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