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咬后接种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24小时内,越早越好。延迟接种可能降低疫苗效果,但即使超过24小时仍需尽快补种。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暴露后处置需遵循三步: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
1. 伤口处理是首要步骤。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缝合包扎。深部伤口需清创处理,防止厌氧环境助长病毒繁殖。
2. 疫苗接种方案分两种。五针法在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四针法在第0天接种2剂,第7、21天各1剂。孕妇、婴幼儿均可接种,过敏者需采用脱敏注射。接种期间忌剧烈运动、饮酒。
3. 三级暴露需加用免疫球蛋白。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按20IU/kg计算。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尤需重视被动免疫,与疫苗不同部位注射。
4. 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超过24小时接种者需完成全程免疫;既往接种过疫苗者需加强2针。流浪动物咬伤需观察10天,期间死亡应立即上报。接种后仍需监测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及时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可100%阻断发病。即使轻微抓伤也应就医评估,野生动物咬伤必须接种疫苗。保存好疫苗接种凭证,完成全部剂次才能形成有效免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