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暴露后预防接种建议在24小时内完成首剂注射,实际接种时间受暴露等级、伤口处理情况、既往免疫史、疫苗供应条件、就医距离等因素影响。
1、暴露等级:
世界卫生组织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Ⅰ级暴露(接触动物但无皮肤破损)无需接种;Ⅱ级暴露(轻微抓咬无出血)需24小时内接种;Ⅲ级暴露(穿透性咬伤或黏膜接触)需立即接种并联合免疫球蛋白。
2、伤口处理:
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规范处理可延迟病毒进入神经系统的时间,为疫苗接种争取更长时间窗,但不应超过7天。
3、免疫史记录:
既往完成过全程狂犬疫苗接种者,再次暴露仅需在0、3天各接种1剂;未全程接种或免疫史不明者需按标准5针法(0、3、7、14、28天)或2-1-1程序(0、7、21天)接种。
4、疫苗供应:
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疫苗冷链运输中断或库存不足情况,此时可优先接种现有疫苗,后续补种剩余剂次。使用不同品牌疫苗完成全程接种不影响免疫效果。
5、就医条件:
偏远地区暴露者若无法24小时内抵达医疗机构,应先行彻底清洗伤口。我国西藏等地区曾报道过暴露后10天接种仍有效的案例,但延迟接种可能导致免疫失败风险升高。
接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酒精摄入,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完成全程接种后需检测中和抗体效价,抗体水平≥0.5IU/ml方为有效。日常需避免接触流浪动物,被啮齿类动物咬伤通常无需接种,但特殊职业暴露者建议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