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感染的窗口期通常为2-6周,部分人群可能延长至3个月。窗口期指从感染病毒到检测出抗体的时间,此阶段检测可能呈假阴性但具有传染性。缩短窗口期需选择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或第四代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1. 窗口期时长差异主要受检测技术和个人免疫应答影响。核酸检测最早在感染后7-10天可检出病毒RNA,第四代联合检测平均比第三代抗体检测提前1周发现感染。免疫抑制患者可能产生抗体延迟,导致窗口期延长。
2. 窗口期传播风险需重点防范。病毒载量在急性感染期达到峰值,传染性是慢性期的26倍。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应启动PEP阻断治疗,每日规范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组合药物,连续28天可降低81%感染风险。
3. 检测策略建议分阶段进行。高危行为后2周可进行核酸检测,4周采用第四代检测,12周完成最终确认。哺乳期妇女、静脉吸毒者等高风险群体需增加检测频次。居家自检仅适用于窗口期后的筛查,阳性结果需医疗机构复核。
定期检测是阻断传播的关键措施。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职业暴露等情况后,应在窗口期结束后进行最终检测。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等防护手段能有效预防感染,早期确诊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