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前需确认健康状况、过敏史及特殊禁忌,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并注意局部护理。核心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空腹接种、急性疾病期暂缓接种、严重免疫缺陷者需谨慎。
1. 接种前准备
确认近期无发热、咳嗽等急性症状,慢性病稳定期可接种。携带身份证件与既往接种记录,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上臂。对鸡蛋、抗生素等成分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疫苗如流感疫苗含卵清蛋白需评估风险。
2. 禁忌情况分类
绝对禁忌包括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史、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相对禁忌涵盖妊娠早期(减毒活疫苗禁用)、化疗期间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接种灭活疫苗更安全,HIV感染者CD4计数<200需避免卡介苗。
3. 接种后护理
注射部位保持干燥24小时,出现红肿可用冷敷处理。发热<38.5℃建议多饮水物理降温,出现皮疹或关节痛需就医。狂犬病疫苗需完成全程接种,HPV疫苗建议半年内避免怀孕。
4. 特殊人群处理
早产儿按实际月龄接种,慢性肝病患者可接种乙肝疫苗但需抗体监测。哺乳期女性优先接种灭活疫苗,癫痫患者稳定期可接种但需家属陪同。旅行疫苗需提前1-2个月规划,黄热病疫苗需在指定机构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手段,严格遵循注意事项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不同疫苗的保护时效差异较大,破伤风疫苗需每10年加强,肺炎疫苗65岁以上建议补种。记录接种日期有助于建立完整免疫档案,出现异常反应及时联系接种单位上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