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疾病科普 传染科

你真的了解肝炎患者吗?对于肝炎的这些认知都是错误的

发布者:jiry橙 时间:2022-3-17 11:35

一、认识肝炎传播途径的误区。

甲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乙丙型肝炎通过血液、体液、母子垂直、创伤性医疗器械等传播,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包括共享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居宿舍、共享饮食、共享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贺新春

二、对小三阳、大三阳认识的误区。

普遍认为小三阳好大三阳不好,完全是错误的想法。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还是e抗原阴性,阳性者为大三阳,阴性者为小三阳,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大小。病情重要的是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和肝影像、病理等指标,传染性的大小要看血中病毒的载荷量。

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果是携带者,就意味着病情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能够承受正常的工作、学习任务的慢性活动性或肝硬化患者必须进行治疗。

三、对定期复查认识不足。

有些患者明知自己是HBsAg (+)携带者,并不定期复查也不就医。

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进展大多数是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造成的,病毒潜伏于肝细胞内,在日积月累中静悄悄地引起肝细胞损害、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对这个过程,患者本人和专科医生要密切监护,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阻止病毒造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对于已经用上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定期复查,与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为重要。通过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学各项指标,观察抗病毒的疗效,及时发现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如干扰素治疗的副作用和核苷类口服药的耐药发生,及时调整和更改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达到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四、对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认识误区。

慢性肝炎之所以发展成慢性,最关键一点是病毒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而长期潜伏于体内,反复破坏肝细胞而导致慢性活动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当病毒破坏肝细胞时,肝细胞坏死裂解,细胞浆或者线粒体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酶水平的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酶的升高反映的是肝细胞受损,降酶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病毒仍然潜伏于肝细胞内,随时可能引起再次出现肝损害及转氨酶升高。因此,抗病毒治疗才是各种治疗的最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毒抑制甚至清除,才能解决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炎反复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的现象。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只要有适应症就必须确立抗病毒治疗的基本观念,也必须确立长期治疗、与病毒持续作战的观念,决不能迷信江湖游医和虚假广告所谓的多长时间乙型肝炎转阴、转阴率100%等宣传。也许你身边确实有HBsAg转阴的特例和案例,但很可能是急性乙型肝炎。急乙型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自然阴转率在90%以上,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难以阴转,自然阴转率在1~3%,需要长期治疗。

但是,如果有乙型肝炎就不能治疗病毒,如果有适应症就不能治疗病毒,就不能达到治疗效果。对于肝脏炎症病变轻微、难以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如ALT正常、HBeAg阳性的免疫耐受期),特别是当这些患者<30岁时,不宜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是不宜使用核苷 (酸)类药物治疗。同时,抗病毒治疗并不是病毒控制了就停药,而是要达到一定的时间要求。一般而言,干扰素治疗为半年~2年,核苷(酸)类治疗3~5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也不能听信别人“哪种抗病毒药好”,今天换这种,明天换那种。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因对某一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而先后改用其他苷(酸)类药物治疗,可筛选出对多种苷(酸)类耐药的变异株。因此,应避免单一药序贯彻治疗。

五、因为是HBsAg(+)的携带者,所以放弃了生育要求。

有些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害怕感染儿童,放弃生育要求,有些青年拒绝谈论对象,拒绝结婚的现象也很普遍。近些年随着疫苗普及,新生儿及儿童HBsAg (+)携带率明显下降,母婴阻断成功率也在90%以上。因此,HBsAg (+)携带者只要有生育条件,完全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育出健康的宝贝,但千万记住一定要去妇产科及肝病专科咨询就诊,进行母婴阻断策略。

相关标签: 肝炎

相关阅读

  • 肝炎患者应该多吃哪些食物
    肝炎患者应该多吃哪些食物
    肝炎患者可以适量吃鸡蛋、鱼肉、西蓝花、燕麦、苹果等食物,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肝细胞修复。肝炎可能与病毒感染、酒精损伤、药物毒性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一、食物1、鸡蛋鸡蛋富含优质蛋白 ...
    11-03
  • 丙型肝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出现
    丙型肝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出现
    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肝衰竭、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并发症。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可引发肝脏持续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化及多系统损害。1、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20%会进展为肝硬化。病毒持续 ...
    11-03
  • 预防慢性肝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防慢性肝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预防慢性肝炎需注意控制病毒感染、避免肝损伤因素、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及接种疫苗。慢性肝炎可能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因素引起,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肝硬化或肝癌风险 ...
    11-03
  • 有益于肝炎恢复的食物有哪些
    有益于肝炎恢复的食物有哪些
    有益于肝炎恢复的食物主要有优质蛋白类、富含维生素类、低脂乳制品、全谷物类以及抗氧化食物等。肝炎患者可通过合理饮食帮助肝脏修复,但需注意避免高脂、高糖及酒精摄入。一、优质蛋白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 ...
    11-03
  • 了解甲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了解甲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甲肝治疗前需注意隔离防护、肝功能评估、饮食调整、药物禁忌及疫苗接种情况。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1、隔离防护确诊甲肝后应立即实施消化道隔离,患者餐具、毛巾 ...
    11-03
  • 哪些疾病容易与新生儿肝炎混合
    哪些疾病容易与新生儿肝炎混合
    容易与新生儿肝炎混合的疾病主要有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胆汁淤积症等。新生儿肝炎通常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鉴别诊断。1 ...
    11-03
  • 肝炎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肝炎患者出院后康复的注意事项
    肝炎患者出院后康复需注意饮食调理、规律作息、药物管理、定期复查及心理调节。肝炎是由病毒、酒精、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康复期护理对防止复发和促进肝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一、饮食调理肝炎患者应选择高蛋 ...
    11-03
  • 慢性肝炎的种类有哪些
    慢性肝炎的种类有哪些
    慢性肝炎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类型。慢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长期饮酒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等症 ...
    11-03
  • 哪些因素引发了肝炎的出现
    哪些因素引发了肝炎的出现
    肝炎的出现主要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或毒物损害、自身免疫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 ...
    11-03
  •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
    肝炎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定期复查等。肝炎患者通过科学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1、调整饮食肝炎患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豆制品等, ...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