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保健
  • 传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1.肝阳上亢型:症见精神紧张,易怒、头晕、目眩、舌红,苔薄脉弦数等。治疗用平肝潜阳法,选用天麻钩藤饮。处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鳖甲、夏枯草、生地黄、酸枣仁、羚羊角粉等。2.痰湿中阻型:症见头晕头重,胸 ...
    2012-8-11 13:31
  • 5类常见有效的降压药
    高血压病的治疗,现在以个体化治疗为宜,也就是说根据病人的情况,包括病程、血压升高的程度、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情况等选择用药。但须注意用药的适应症及副作用。常见的五类降压药。1.利尿剂:在早期高血压病人中 ...
    2012-8-11 13:26
  • 高血压是如何确定的
    其一:正确确诊血压值。诊断高血压时确诊血压值,通常是用三次非同日同时的平均血压,也就是说测三天不同时辰的三个血压值,取其平均值。量血压时要注意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在20C。左右, ...
    2012-8-11 13:23
  • 中风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的好处及运动原则
    适当的体力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改掉如吸烟等不良习惯,(1)可改善脂肪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以达到减肥的效果。(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 ...
    2012-8-11 13:07
  • 中风患者应该注意的饮食问题
    1、戒烟,少饮酒: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最难做到的。但无论如何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喝少量低度酒如葡萄酒,对身体有一些好处,但过量饮酒尤其是高度酒对心、脑血管和肝脏肯定是有害的。2、合理安排饮食(低脂、低糖 ...
    2012-8-11 12:59
  • 中风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症状体征:(1) 头晕、头痛,逐渐或突然加重,甚至昏昏欲扑。(2) 一侧肢体暂时或经常麻木、无力、颤抖、或其他感觉异常。(颈椎病除外)(3) 突然口角歪斜、流涎,舌体麻 ...
    2012-8-11 12:54
  • 引起中风的3大因素
    1、 疾病因素:(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是如何导致脑出血的呢?① 高血压可使脑动脉管壁变脆,或者形成微动脉瘤(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当血压骤升时,血管和微动脉瘤 ...
    2012-8-11 12:48
  •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空腹血糖6.1~4.4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8.0~4.4毫摩/升。其它还有血压、血脂等都要正常。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放宽,因为老人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不能控制太低。例如空腹血糖8.0毫摩/升,餐后2小时 ...
    2012-8-11 12:39
  •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及饮食控制方法
    一是在尚无糖尿病时,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可用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也可以用药物预防。二是在已经有糖尿病时,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血糖,还要控制血压及血脂。第三才是有了并发症以后如何减轻或治疗 ...
    2012-8-11 12:34
  • 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的并发症
    糖尿病有哪些急性并发症呢?急性并发症往往由于血糖急剧升高所引起。例如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其实血糖已经很高。此时再吃了一只西瓜或喝了一瓶糖水桃子,就可能使血糖急升而昏迷。急性并发症主要有3种: ...
    2012-8-11 12:10
  •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今天诊断糖尿病不能仅凭有无消渴症状,也不能凭尿中有没有糖,而主要靠测血糖。空腹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7毫摩/升,或者任何时间(包括服糖后)血浆血糖等于或大于11.1毫摩/升,如果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 ...
    2012-8-11 11:52
  • 从中医的角度看待糖尿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看法:中医中没有糖尿病这个名词。不过2000多年前的中医古书中有一种消渴病,指的是口渴饮水多小便也多,很像今天的糖尿病。近100年来,对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很快,明确了它与胰腺中胰岛有关,还有很多 ...
    2012-8-11 11:22
  • 预防冠心病的方法及有效的成药
    1. 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乐观,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参加适合自身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保持大便通畅。2. 注意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植物蛋白,戒烟,不喝烈性酒。3.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 ...
    2012-8-11 11:01
  • 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有效的治疗呢?
    (1) 心血瘀阻:[症状]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 以血府逐瘀汤 加减。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均为活血祛瘀之品,柴 ...
    2012-8-11 10:10
  • 冠心病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鉴别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血流,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心脏病。临床可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 ...
    2012-8-11 10:04
  • 中老年人的治疗用药的特点
    (一)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要求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病变的本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年高之人,脏腑亏损,气血不足,抗病能力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故临床上症状复杂,常多病相兼,正 ...
    2012-8-10 19:04
  • 关于中老年人气血和精津的小知识
    气虚,气运不畅,则出现胀满、憋闷;气运不通,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中老年人脾胃多虚,脾气虚,则升降失职,水谷不化;若气虚较甚者,还会导致气虚下陷之证。诸如:脏器下垂、腹泻、肌肉萎软无力等等。故中老年人气 ...
    2012-8-10 19:01
  • 关于中老年人五脏病变的小知识
    中老年人五脏病变的特点和症候表现:(一) 肾脏的病理变化和症候表现:中老年人肾气日衰,肾精不充,清窍失养,则精神萎靡而健忘,耳聋;肾虚,骨髓失养,骨弱无力,则腰膝酸软;肾主二阴,肾气不充,二阴不固,则 ...
    2012-8-10 18:57
  • 如何使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
    1.进补的时间。早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就曾指出:年五十以上,四季勿阙补药。认为人在中年以后,进补不分季节。一般来讲,进补的时间应掌握以下原则:季节性进补:根据不同季节的特性,选用不同的进补药物。如冬 ...
    2012-8-10 18:53
  • 阻止或者延缓衰老的方法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全身性退化既包括了其功能性的退变,也包括了其物质上的衰减,还包括了其心理上的衰老。因此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可概括为脏腑功能虚损、气血精津液等物质的减少以及心理衰老。1、五脏虚损功 ...
    2012-8-10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