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鼻腔冲洗和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就医。自我治疗需结合环境控制、局部护理和药物干预。
1. 环境控制是基础措施。减少接触尘螨需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材质寝具。花粉季节关窗,外出佩戴N95口罩。宠物皮屑过敏者应限制宠物活动区域,定期用吸尘器清理毛发。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以下,避免霉菌滋生。
2. 鼻腔冲洗能有效清除过敏原。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每日1-2次。洗鼻壶操作时头部倾斜45度,水流从一侧鼻孔进入另一侧流出。喷雾式洗鼻器更适合儿童,选择等渗溶液避免刺激。冲洗后轻擤鼻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
3. 药物缓解需合理选择。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每日1喷,连续使用2周见效。抗组胺鼻喷剂氮卓斯汀起效快,适合突发症状。口服氯雷他定每日10mg,嗜睡副作用较轻。孟鲁司特钠适用于合并哮喘患者,睡前咀嚼1片。药物组合使用需间隔15分钟,避免相互作用。
4. 辅助疗法可增强效果。维生素C每日1000mg分次服用,降低组胺水平。蜂胶喷雾含黄酮类物质,缓解黏膜水肿。蒸汽吸入添加桉树精油,每次10分钟改善鼻塞。中医穴位按摩重点按压迎香穴、印堂穴,每日3次每次5分钟。
过敏性鼻炎自我治疗需长期坚持,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黄脓涕、面部胀痛需耳鼻喉科就诊。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免疫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合并哮喘、鼻息肉等并发症患者不建议单纯自我治疗。日常记录症状日记有助于识别潜在诱因,提高防治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