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多由蚊虫叮咬或过敏反应引起,治疗需结合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环境管理。常见方法包括炉甘石洗剂止痒、抗组胺药缓解过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 外用药物治疗
炉甘石洗剂能有效缓解瘙痒,每日涂抹3-4次。弱效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红肿明显处,每日1-2次。合并感染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每日2次薄涂患处。
2. 口服药物治疗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适合婴幼儿,每日1次每次0.25ml/kg。氯雷他定糖浆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体重30kg以下每日5ml。瘙痒严重影响睡眠时可短期使用苯海拉明,睡前0.5mg/kg。
3. 环境管理措施
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室内使用电蚊香液替代喷雾剂,婴儿房安装蚊帐。户外活动前涂抹含避蚊胺10%以下的驱蚊剂,避开眼周和伤口。
4. 皮肤护理要点
每日温水洗澡不超过5分钟,水温控制在37-38℃。穿纯棉宽松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修剪婴儿指甲并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皮损。新发皮疹可用冷毛巾湿敷10分钟,每日3次。
5. 饮食调整建议
母乳喂养母亲暂禁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婴儿暂停鸡蛋、芒果等新食材。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泥。
丘疹性荨麻疹通常1-2周可消退,但需警惕继发感染。皮疹持续超过3天无改善、出现脓疱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治疗期间避免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刺激性物品,记录可能的过敏原有助于预防复发。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除螨能有效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