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两种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和病理机制。过敏性鼻炎主要影响上呼吸道,过敏性哮喘则累及下呼吸道。
1、发病部位:
过敏性鼻炎病变集中在鼻黏膜,属于上呼吸道疾病。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腺体分泌增多。过敏性哮喘的病变部位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属于下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2、典型症状:
过敏性鼻炎以鼻部症状为主,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四大主症。症状发作具有明显季节性,部分患者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过敏性哮喘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症状多在夜间或清晨加重,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3、病理机制:
两者虽然都是Ⅰ型变态反应,但过敏性鼻炎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主要效应细胞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哮喘除Th2型反应外,还存在气道重塑等慢性炎症改变,涉及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网络。
4、检查方法:
过敏性鼻炎诊断主要依靠鼻内镜检查、鼻分泌物涂片和过敏原检测。过敏性哮喘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特征性表现为可变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辅助诊断。
5、治疗原则:
过敏性鼻炎以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为主,严重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急性发作时需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患者都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可增强呼吸道抵抗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两种疾病常同时存在,鼻炎控制不佳可能加重哮喘症状,建议定期到呼吸科和耳鼻喉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