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医药界

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哪种新冠疫苗效果更好

发布者:雪颀 时间:2021-10-14 13:04

关于新冠疫苗的接种大家都会有很多的疑问,比如接种疫苗前要注意什么,在接种之后会出现些什么现象,还有些人会关注新冠疫苗是灭活的还是减毒的,新冠疫苗是什么成分,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新冠疫苗是灭活的还是减毒的

减毒活疫苗是在制造过程中使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丧失致病能力,但是仍然保留它们的繁殖能力和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灭活疫苗是去除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代谢产物的致病能力和繁殖能力,但是仍然保留了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

灭活疫苗一般注射1剂后产生的免疫力不高,需要注射2~3剂,或隔一段时间再加强注射1剂,才能产生较为满意的免疫效果。灭活疫苗的好处是稳定性好,容易保存,而且安全性要更好些。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后,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的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的活性保持不变,即保持了抗原性的一类疫苗。

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与灭活疫苗(死疫苗)相比,这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安全是一个问题,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有可能因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内恢复毒力)。属于第二代疫苗。

什么是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在实验室内对病原体进行减毒处理,减弱甚至去除其致病性,但保留其生长或复制和引起免疫的能力制成的疫苗。

常用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麻腮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水痘疫苗等。活疫苗中的病原体在体内可繁殖,免疫效果好,免疫保护时间较长,但对于免疫功能缺陷人群可能存在潜在致病风险。

什么是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先对病原体进行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不具有致病和繁殖的能力。

常见的灭活疫苗有百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流感灭活疫苗等,灭活疫苗要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和持久免疫力通常需要多次接种。灭活疫苗对生物安全等生产条件要求很高,生产成本也较高。

关于新冠疫苗你有这些疑问1、三种技术路线有何区别?

“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其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采取两针免疫。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采取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导入新冠病毒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活载体疫苗。”王军志说,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比较简单,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比较低,因为它是在我们国家原有的5型腺病毒埃博拉疫苗这个平台基础上研发成功的。疫苗能很好地诱导抗体产生,增强细胞免疫;可以采取单针免疫。

“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体外细胞是工程细胞株在生物制品中常用到的细胞,类似于工业发酵的方式,最后制成疫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介绍,整个生产过程是蛋白表达和纯化的过程,没有活病毒参与,所以生产过程是安全的,也容易大规模生产。从过去重组蛋白疫苗的使用过程和前期实验结果来看,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不良反应率比较低。疫苗采取2—8摄氏度冷藏,对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低;采取两到三针免疫。

2、哪种疫苗更有效?

王军志表示,三种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各有特色,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是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是疫苗成功的关键标准。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目前国内上市新冠病毒疫苗都是经过药监部门审查批准的,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做支撑的,可以放心接种。

3、单针和双针怎么选?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介绍,对于有临时或紧急任务需要前往疫区、却没有足够时间等待的人群,更适合注射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此外,单针接种能避免因各种原因打不上第二针,造成免疫效果不好。

单针疫苗也有不足之处。邵一鸣提示,单针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强度一般弱于两针疫苗,在预防早期流行病毒时没问题,换成后期突变病毒时,保护效率大多会下降。所以,选择疫苗时,要根据需保护人群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流行病毒的最新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科学决策。

4、备孕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抗生素过敏、花粉过敏、备孕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吗?新冠病毒疫苗会产生哪些不良反应?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就此回应:新冠病毒疫苗过敏的比例不高,“过敏体质”、备孕者均可以接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安志杰说,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成分里不含抗生素,因此抗生素过敏不作为接种禁忌。对一般的过敏,所谓的“过敏体质”,比如过敏性鼻炎、花粉过敏,因为和疫苗成分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疫苗的接种禁忌。

安志杰表示,疫苗过敏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比较常见的有过敏性皮疹,且很快就可以恢复,而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发生概率很低,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尽管如此,安志杰强调,接种疫苗后仍需按要求留观30分钟。“因为严重的过敏反应都是在接种完疫苗后15分钟左右发生,如果万一发生相对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接种点可以及时进行救治,避免发生其他的意外。”

针对备孕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说,基于对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备孕期男女双方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如果接种疫苗之后发现怀孕了,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医学措施,包括终止妊娠。“这也是一个国际共识。”

王华庆表示,不建议妊娠期妇女接种疫苗是从慎重的角度来考虑,目前还未监测到疫苗引起的孕妇或胎儿的异常情况,后期将做好监测加强工作。

相关阅读

  • 双子星王者!东软医疗光子计数CT×超高清CT 重构超精度诊疗边界
    双子星王者!东软医疗光子计数CT×超高清CT 重构超精度诊疗边界
    最近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民众对涉及自身健康乃至生命的医药健康行业充满了担忧——优质的药物和精准的医学检测会不会突然之间变得高攀不起,个体的健康顶级保护,特别是一直存在高壁垒的精密影像学医疗器械的 ...
    04-10
  • 大自然—百年丹品牌闪耀山城!
    大自然—百年丹品牌闪耀山城!
    前/言2025年3月,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十届双品汇来临之际,百年丹固本延龄丸品牌宣传广告,正式亮相山城重庆,高铁站/机场等主要交通枢纽场所!通过出发层+站台层+到达层的有效辐射,以大屏、灯箱全天候滚动播 ...
    03-26
  •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正式发布,共筑明眸未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正式发布,共筑明眸未来
    近日,由阿里健康联合智篆GI共同编纂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旨在提供行业洞察与市场分析,促进市场教育与消费者对近视防控手段的认知和重视。近年来 ...
    02-17
  • 日本流感大爆发药品难购,科学防毒很重要,还好国内能买到药
    日本流感大爆发药品难购,科学防毒很重要,还好国内能买到药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状况表明,伴随冬季的来临,气候逐步转寒,鼻病毒、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多样呼吸道病原体于外界的存活时长有所延长,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呈 ...
    02-07
  • 返工疲劳抵抗力低易染流感,密接人群后自觉嗓子干痒痛,赶紧用药!
    返工疲劳抵抗力低易染流感,密接人群后自觉嗓子干痒痛,赶紧用药!
    说起流感的典型症状,想必大家都能脱口而出“发高烧”,很多患者服用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也是因为出现了高热。但若说起流感初期的症状,嗓子干、痒、红肿、疼痛更为多见,尤其是在接触密集人群之后,明显感觉的咽喉 ...
    02-07
  • 2023-2024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 莎普爱思玻璃酸钠滴眼液荣登眼科上榜品牌
    2023-2024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 莎普爱思玻璃酸钠滴眼液荣登眼科上榜品牌
    11月19日下午,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3-2024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颁奖典礼在武汉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知名药企高层、上榜品牌代表、主流媒体代 ...
    12-18
  • 什么是1型和2型糖尿病?
    什么是1型和2型糖尿病?
    糖尿病,这一常见的慢性疾病,虽然广为人知,但其内部却藏着不同的类型。那么,到底什么是1型和2型糖尿病呢?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什么是1型和2型糖尿病 ...
    12-09
  • 津力达颗粒需要长期吃吗?
    津力达颗粒需要长期吃吗?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4亿,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与糖尿病的长期斗争。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和管理往往需要持续进行。在众多治疗药物中,津力达颗粒作为一款中成药,因其调节血糖的功效 ...
    12-09
  • 早期糖尿病能治愈吗?
    早期糖尿病能治愈吗?
    糖尿病,这一广泛影响人们生活的慢性病,因其需长期管理血糖而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面对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许多患者常常疑惑:早期糖尿病能治愈吗?要回答“早期糖尿病能治愈吗”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早期糖尿 ...
    12-09
  • 一文带你了解糖尿病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一文带你了解糖尿病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的数据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在过去10年间激增,从9000万攀升至1.4亿,且未来仍呈上升趋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挑战,仍有部分人群对于糖尿病什么症状不了解 ...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