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真的有必要一起吃饭吗?

发布者:零之夏兮 时间:2021-8-12 14:50

全家人一起吃饭,可以使家人的关系更加和平。大家坐在餐桌旁,可以互相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此外,由于家庭陪伴,人们可能会感到更温暖和快乐。但是,我们常见的是另一件事。尤其当你同孩子一起吃饭时,他们要么躁动不安,要么吵吵闹闹,要么像个挑剔的美食家,对你苦心孤诣的饭菜挑三拣四。结果一顿饭下来,你的心情糟透了,而且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全家人一起吃饭,简直就是在受罪。

批判性的彼得

下一个状况,也许很多监护人都经历过-

杰金斯的家人在吃晚饭。彼德看起来心不在焉,情绪低落。他是一个对食物非常挑剔的男孩。母亲辛苦准备好吃饭,但他似乎没有体贴和感谢。

妈妈:“彼德,听话,快吃吧!”彼德:“可我不饿。放学后,你吃过什么吗?彼得:我只吃点零食。爸爸:你为什么不吃饭?彼得:我在吃!妈妈:我什么也没吃啊彼得:没什么好吃的!暂时的沉默。父母互相看着,继续吃饭。彼得:为什么我必须吃这些东西?妈妈:听着,你又高又壮,要多吃。”彼德:“可我压根儿就不想吃!”妈妈:“好吧,你现在不吃的话,饭后就没有甜点吃了,也没有其他食物。总之,上床以前,你再也别想吃到任何东西。你明白吗?阿丽莎(彼得的妹妹):我喜欢桌子上的食物。好吃!彼得:闭嘴,胡说八道?爸爸:还有5分钟,你必须吃碗里的饭。彼得:狗吃的也比这垃圾强。父亲说:现在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我什么也没说!他的声音刚落下,彼得不服地离开了餐桌。这样的家庭交流,既不温馨,也不和睦。挑剔的就餐者,吵吵嚷嚷的孩子,精神疲惫的家长——这样的就餐,哪有什么快乐可言?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对话当中,家长随心所欲地对孩子发问,说了一大堆的废话,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接下来,我将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父母避免类似的麻烦。

少量食物+厨房定时器

你的孩子也像上面的彼得,是批判性的饮食者吗?如果是,请拿出你的定时器!孩子和你们一起吃饭,决定20分钟,告诉孩子20分钟以内必须吃自己的食物。如果能完成任务,孩子饭后可以吃甜品。

孩子偏食,可能不喜欢某种食物。使用定时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要做的是,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孩子挑战少量,甚至可怜的食物。例如,豌豆3颗,土豆泥1勺,猪肉2小块。研究表明,即使孩子尊敬某种食物,分量少的话,也有尝试吃饭的可能性,这被视为很大的挑战。食物就在眼皮底下,孩子起初踌躇不定,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很快就会喜欢上新的口味。实际上,食物丰富多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好点子

孩子挑食或者不想吃饭怎么办?试试这个办法:给孩子极少量的食物,使用定时器,设定20分钟的时间。如果孩子在20分钟内吃完,他饭后就可以享用甜点。你不必唠叨,也不用拼命催促——不是有定时器吗?它完全会代劳的!

另外,孩子吃饭时三心二意,甚至经常打闹,你就可以对他数数。数到三分钟后,如果孩子还是我,就罚他五分钟。但此时,定时器指针仍在不断旋转,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即在规定时间内,惩罚他5分钟不准吃饭,但吃饭总时间不变)。罚款停止后,孩子可以继续吃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必要注意任何事情有必要对孩子说:快点吃吧。时间快到了!不要磨磨蹭蹭,快点吃饭!话说回来,如果你真的这样做,恐怕连饭都吃不完了。

想必现在你已知道,孩子不想吃饭,不能以数数的方式强迫。饮食不是消极行为,而是积极行为。那么,什么能让孩子狼吞虎咽地吃饭呢?定时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滴答和滴答的声音是最好的提醒。当然,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吃完饭,可以当场表扬。如果定时器响了,孩子的碗里有食物,该怎么办?至少,饭后的甜点,是没他的份儿了!把剩下的食物送到厨房,放在餐桌上,用保鲜膜复盖。30分钟后,如果孩子饿了,他可以自己去厨房找食物。食物凉了,必要时可以用微波炉加热。

据我所知,如果孩子没有按时吃剩下的食物,有的家长会下决心行动——不是把剩下的汤转移到餐桌上,而是大脑倒下!我不同意这样做。这种做法既粗暴又极端。

不认真地吃晚饭,不久孩子就会感到饥饿,所以要求甜点。我现在想吃冰淇淋。亲爱的,先吃剩饭吧!”“饭都凉了,还怎么吃啊?用微波炉热几分钟即可。我一点也不想吃。我只想吃冰淇淋。你知道规则,亲爱的。你必须先吃完碗里的东西。否则,我什么的都不给你。从来没有什么好吃的!不给就算了。”“你说什么?你从来没有好吃的东西吗?太好了。太好了。够了!要么马上吃完饭,要么马上离开,不要再给我添麻烦了!我讨厌你!这种交流是徒劳的,只会浪费时间。也会对彼此的关系造成伤害。理想的对话应该是在想吃冰淇淋。亲爱的,你必须先吃剩饭。饭菜很冷呢。把它放在微波炉里,热几分钟就行了。我不想吃。我只想吃冰淇淋。”“1!”“我饿着肚子睡觉好了。孩子离开了。

母亲的这种做法效果显着。孩子走投无路,威胁。妈妈不在乎啊!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和孩子可能没有什么意义。

3/4法则

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再看看前面的范例:“挑剔的就餐者——彼德”。设想这一次,孩子的父母想出了好办法,于是再次坐到饭桌前。他们向儿子解释了最新方案。彼得的盘子里有四种食物。如果他能吃其中三种,饭后就能吃甜点。食物分量不大,彼得硬着头皮,挑战第一个难关……这是父母第一次执行3/4法则,一切顺利。彼得的父母有点心跳。但是,他们还是控制着感情,不焦虑地催促孩子加油。彼德终于吃下了少量的猪肉、浇汁土豆泥和豌豆。他放弃了沙拉。父母没有食言,饭后,他们给了彼德冰激凌吃。饭桌上的“整风运动”颇见成效。第一周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彼得和父母喜欢一起吃饭,喜欢有对方。餐桌上的谈话也变得有趣,气氛也变得和谐。彼德,你和朋友们看的那部电影怎么样?”“啊,酷毙了!你们真该去看看。”“我们都一大把年纪了,看那种片子合适吗?”“嗨,那有什么!去看看吧-我还想再看看!嗯,这取决于你妈妈是否愿意。如果她想看,我没有意见。妈妈,你还是去吧!真漂亮!例如,有这样的片段……家人一起吃饭,气氛应该是上面。那么,兄妹俩吵架怎么办?父母可以同时数他们。以最初的场景为引子彼德说:但是我不想吃!我喜欢桌子上的食物。好吃很好吃。彼得:闭嘴,胡说八道?”妈妈:“我现在对你们俩数1!有些家长可能很奇怪。为什么阿丽莎的数量?阿丽莎说:我喜欢桌子上的食物。好吃很好吃。但问题是,她的任务不是评论,而是如何按时吃自己的食物。

核心理念

谁说家人必须一年四季每天晚上一起吃饭?可以考虑夜晚,每个人都想去哪里吃饭。更好的是,父母和母亲之一,只带着家里的孩子,晚上出去吃饭。这样感觉更新鲜有趣!

相关阅读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
  •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你认为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住孩子的学习!“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去重点学校,请老师指导,完成作业检查,默默地写单词,默默地写生字,指导他写作文,提出计算题等。这是孩子的母亲 ...
    12-09
  •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第一、榜样和示范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
    12-09
  •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很多父母也确实这样做。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