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不要让孩子过早学习奥数

发布者:蓝叶雯 时间:2021-8-18 18:20

前几天,全国中小学的奥数班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越来越低龄化和功利化,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和发展。因此,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相关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禁止奥数班,停止奥数班。但是,在停止还没有看到显着的效果的时候,一部分幼儿园也开设了奥数班,吸引了很多家长。在此,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提醒大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下令严禁中小学举办“奥数班”和“奥赛”的时候,在少数城市“奥数班”却转而登堂入室走进了幼儿园。“奥数旋风”已经刮走了一些中小学生的童真,看来,学前儿童也将“在劫难逃”。

在国外,也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但一般只是在中学生中进行;而且也只是少数学生参加。还没有听说专门为学前幼儿开设的奥数启蒙园。据说在幼儿园进行奥数教育的目的是幼小的联系,引导孩子学习数学,轻松进入数学王国。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种说法不过是一个幌子,是对不懂数学教学的家长的欺骗。

幼儿园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学前儿童也还没有真正学过数学,就一跃进行“奥数”培训,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超越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典型的揠苗助长。迫使儿童学习根本不能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犹如让刚刚学会坐的孩子去站立,让刚刚学会爬的孩子去奔跑,打乱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秩序,结果只能导致儿童“厌其苦”“畏其学”,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孩子的身体与心理。

数学的学习是从小学正式开始的,幼儿园进行的数学常识的学习,是结合日常生活随机进行的,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手段探索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入小学之后正式学习数学打基础。学前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觉行动思维,中期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到幼儿晚期才具有抽象思维的萌芽。幼儿的知识学习也应该从浅到深、从容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奥数的内容一般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幼儿只能记住硬背,吃枣。结果,幼儿在小学正式学习数学时掌握了数学知识,降低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界着名的中国数学家丘成桐也表示,真正好的数学家对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有全面的兴趣和理解,单纯的奥数训练不能培养大数学家,他们总是习惯于解决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发现问题,缺乏强大的创新能力。

家长们给孩子报名学习奥数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先进的教育和培训,希望孩子将来进入小学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在学习的竞争中占优势。提前进行数学教育和训练,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完全是人为的力量得到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有优势,但也可能只是暂时的优势,不一定能维持下去。

这样的研究说明了问题。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实验过,将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一般条件教育,另一组从3个月前开始提前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试一次,发现接受先进教育和训练的儿童智商平均高于15点。但是,不能保持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因为有些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失去了这个优势。接受父母逐渐教育的孩子,之后往往会赶上。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先进教育和训练不一定是有益的。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才”,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烈伊杰斯说:孩子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不排除不能为判断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提供可靠的依据的早期发展不足,之后发生了跃进的可能性。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学前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假如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不开展必须的培养教育,是不太好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时不再来,要抓住时机及时培养教育。但是,不能随意提前,随意提前,最近眼前的效果可能很好,但最终的结果不一定令人满意。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自然希望孩子在成年前像孩子一样。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顺序,就会导致一些果实早熟,长得不饱满也不甜美,很快就会烂掉。也就是说,我们会成为年轻博士和老龙钟的孩子。

哪个家长都不想培养不丰满也不甜的早熟果实吧。望子成龙心切的监护人头脑冷静,不要被不负责任的宣传所迷惑,不要让孩子早点背负生活的十字架。

相关阅读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
  •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你认为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住孩子的学习!“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去重点学校,请老师指导,完成作业检查,默默地写单词,默默地写生字,指导他写作文,提出计算题等。这是孩子的母亲 ...
    12-09
  •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第一、榜样和示范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
    12-09
  •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很多父母也确实这样做。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