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慢疾病,典型症状包括疲劳、怕冷、体重增加和记忆力减退。治疗需通过药物替代、饮食调整和定期监测共同管理。
1. 甲减的核心病因涉及多因素。遗传因素中桥本甲状腺炎占自身免疫性甲减的90%,存在家族聚集倾向。环境因素包括碘摄入过量或不足、辐射暴露及某些药物干扰。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女性,妊娠期甲状腺炎发病率达5%-10%。外伤或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直接导致激素分泌减少。病理因素从亚临床甲减进展为临床甲减,严重者可引发粘液性水肿昏迷。
2. 临床表现呈现系统性特征。代谢方面表现为基础体温低于36℃,即使夏季也需穿厚衣。神经精神症状包含注意力涣散、抑郁倾向,部分患者脑雾症状明显。心血管系统可见心率低于60次/分,20%患者伴随高胆固醇血症。皮肤改变具有典型性,呈现蜡黄干燥,眼睑和手足出现非凹陷性水肿。消化系统症状以顽固性便秘为主,胃排空时间延长至6-8小时。
3. 药物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左甲状腺素钠是金标准药物,初始剂量25-50μg/天,老年患者从12.5μg起始。甲状腺片适用于经济困难患者,但需监测T3波动。联合硒酵母制剂可降低桥本患者抗体滴度。药物调整期间每6周检测TSH,稳定期每年复查2次。清晨空腹服药,与钙剂间隔4小时以上。
4. 饮食管理着重营养平衡。每日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不超过5g,避免诱发甲亢危象。十字花科蔬菜煮熟食用,减少硫苷化合物干扰。优质蛋白质摄入维持在1.2-1.5g/kg体重,改善肌肉分解。贫血患者补充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与甲状腺药物错开3小时服用。
5. 运动康复采用阶梯式方案。初期以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为主,每周3次每次20分钟。中期加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心率控制在(220-年龄)×50%强度。恢复期可尝试抗阻训练,重点锻炼核心肌群,改善基础代谢率。运动前后监测脉搏,超过静息心率30次需立即停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终身管理,规范治疗可使生活质量接近正常人。出现嗜睡、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育龄期女性孕前应将TSH控制在2.5mIU/L以下,避免影响胎儿神经发育。定期进行骨密度和心脏超声检查,预防远期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