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垂体病变、碘摄入过量、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自身免疫异常:
格雷夫斯病是甲亢最常见病因,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该病典型表现为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需通过甲巯咪唑等药物抑制激素合成,中重度病例需结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悸症状。
2、甲状腺结节: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老年患者,自主分泌激素的结节不受垂体调控。触诊可发现甲状腺不对称肿大,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轻度可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结节体积较大时需手术切除。
3、垂体病变:
垂体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中枢性甲亢,约占所有病例1%。患者常伴头痛、视野缺损等占位症状,MRI检查可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灶,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瘤是根本方法。
4、碘摄入过量:
短期内大量摄入含碘药物或造影剂可能诱发碘致甲亢,常见于原有甲状腺疾病者。表现为一过性甲状腺毒症,尿碘检测值超过1000μg/L。多数病例在限制碘摄入后2-3个月自行缓解,严重者需短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5、药物因素:
胺碘酮等含碘药物长期使用可干扰甲状腺功能,左甲状腺素钠过量替代也会导致药源性甲亢。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后通常4-6周恢复正常,合并心律失常者需同步进行心电监护。
甲亢患者应保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日增加300-500大卡热量摄入,适量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烹饪使用无碘盐。运动选择瑜伽、太极等低强度项目,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肝功能和血常规,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