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与鼻窦性鼻炎虽然同为鼻部疾病,但引发的原因、症状表现及处理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精准区分有助于更有效的治疗和预防。
过敏性鼻炎主要是由过敏原引发的免疫反应,通常与遗传因素和环境过敏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密切相关。其典型症状包括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鼻痒以及鼻塞,常伴有眼痒、眼睛流泪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鼻窦性鼻炎则是鼻窦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因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鼻腔气流阻塞等因素引发,常表现为鼻塞、黏稠或脓性鼻涕、面部胀痛或压痛,有时伴有头痛、嗅觉减退或发热。在疾病进展中,如果过敏性鼻炎处理不当,也可能诱发鼻窦性鼻炎。
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采取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剂)及抗白三烯类药物(如孟鲁司特钠)。鼻窦性鼻炎治疗则要根据感染性质,急性阶段可用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和黏液溶解剂(如氨溴索)改善症状。饮食调理方面,过敏性鼻炎患者宜远离易引发免疫反应的食物(如海产品、坚果),而鼻窦性鼻炎患者则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帮助排痰。居家护理方面,过敏性鼻炎的重点是减少过敏原暴露(如使用空气净化器、勤洗床单),而鼻窦性鼻炎则可通过湿敷或盐水洗鼻减轻症状。
长期症状反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建议尽快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鼻腔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