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腺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因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急性胰腺炎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慢性胰腺炎长期存在但可控。治疗包括药物控制、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20%会发展为重症,伴随多器官衰竭和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慢性胰腺炎以胰腺组织纤维化为特征,可能引发糖尿病和胰腺癌,需长期管理。血液淀粉酶和脂肪酶检测、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 发病机制与诱因
胆结石堵塞胰管占急性病例的40%,酗酒是慢性胰腺炎的主因。高甘油三酯血症超过1000mg/dL可直接损伤胰腺,ERCP等医疗操作也可能诱发。遗传因素如PRSS1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gG4相关疾病也会攻击胰腺。
3 临床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减少胰液分泌,疼痛剧烈时使用哌替啶镇痛。手术方式有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坏死组织清创术、全胰腺切除术。营养支持采用中链脂肪酸配方,每日热量不低于25kcal/kg。
4 预后与日常管理
轻型急性胰腺炎治愈率超过90%,重症存活者中30%会转为慢性。戒酒可降低慢性胰腺炎疼痛发作频率70%,每日脂肪摄入需控制在50g以下。胰酶替代治疗每餐服用25000-40000单位,配合H2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提高吸收率。血糖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使用胰岛素。
胰腺炎防治需要医患协同,急性发作期必须住院治疗,慢性期坚持用药和饮食管理。定期进行胰腺CT和内分泌功能评估,警惕胰腺钙化和糖尿病并发症。建立戒烟酒、低脂饮食、少食多餐的生活模式,可将五年生存率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