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ALT)偏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原因包括肝炎、脂肪肝、药物损伤等,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抗病毒、保肝或生活方式调整治疗。长期未干预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1. 病毒性肝炎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ALT升高的主要病因。病毒复制直接破坏肝细胞,导致酶释放入血。确诊需检测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及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可选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或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的丙肝治疗方案。
2.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引发的肝细胞脂肪沉积,ALT轻度升高(通常2。戒酒是根本措施,严重者需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戒断反应。补充维生素B1预防韦尼克脑病,必要时进行血浆置换。
5. 自身免疫性肝炎
青年女性多见,ALT伴球蛋白显著升高。确诊需检测抗核抗体和IgG水平。初始治疗采用泼尼松1mg/kg联合硫唑嘌呤50mg,维持期激素逐渐减量。
ALT持续高于正常值3倍需肝穿刺明确病理。日常生活中避免霉变食物,慎用中药何首乌、土三七。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弹性检测,肝硬化高风险人群需筛查甲胎蛋白。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