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的核心病理变化包括门静脉血流受阻、侧支循环形成及内脏器官淤血,主要与肝硬化、血管异常或血栓有关。治疗需针对病因,采用药物、手术或介入手段。
1. 门静脉血流受阻
肝硬化是常见原因,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血管。血吸虫病导致门静脉分支纤维化,血管腔狭窄。门静脉血栓形成直接阻塞血流,可能由感染、创伤或血液高凝状态引发。
2. 侧支循环开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最危险,易破裂引发大出血。脐周静脉重新开放形成"海蛇头"征,腹壁可见迂曲静脉。直肠静脉丛扩张导致痔疮发生率升高。
3. 内脏器官淤血
脾脏充血肿大伴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胃肠道黏膜水肿影响营养吸收,出现腹胀腹泻。腹水形成与淋巴回流受阻相关,腹部膨隆明显。
4. 治疗方式选择
药物治疗包括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控制急性出血,利尿剂缓解腹水。手术可采用门体分流术、断流术或肝移植。介入治疗含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BRTO(球囊闭塞逆行静脉栓塞)技术。
门静脉高压症需定期胃镜监测静脉曲张程度,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出现呕血、黑便应立即就医,避免摄入粗糙食物。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终末期患者考虑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