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医药界

武汉新增8例无症状感染者

发布者:雨终云散 时间:2022-8-27 09:36

记者

11

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日前,该所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在复杂精神疾病

——

双向情感障碍的遗传学分析上取得成果,鉴定了个欧洲人群中新的双向情感障碍易感基因。此外,该研究也揭示了在复杂病症的遗传方面,不同种族人群的进化差异是导致易感基因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杂疾病,也被称为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多个微效基因的累加效应结合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疾病。大多数人类常见疾病都属于复杂疾病,例如糖尿病、冠心病、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等。因其具有患病率高,发病机理复杂,难以治愈等特点,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近年来,复杂疾病的遗传学分析已在世界范围人群中广泛开展。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气候、饮食、生活方式等生活环境因素可能是造成不同种族人群在复杂疾病遗传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易感基因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受到不同的自然选择或者遗传漂变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差异,但这方面的证据却非常少。

鉴于此,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李明通过与世界数十家科研单位合作,整合多个欧亚人群的数据,开展了人群间复杂疾病遗传相关性分析的比较,以检验上述假说。

该研究的前一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欧美人群中一种复杂精神疾病

——

双向情感障碍的遗传学分析上。他们通过对欧美人群大量样本病例的对照研究、大脑结构以及功能核磁共振分析,鉴定了一个欧洲人群中新的双向情感障碍易感基因

CREB1

研究发现,该基因区域包含了大量的高度连锁的,且与双向情感障碍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SNP)

并可能影响海马功能从而导致疾病发生。然而,这些

CREB1

易感基因的

SNP

位点在欧洲大陆以外的大部分人群中

尤其是东亚人群

并不呈现多态性,其风险等位基因在这些人群中均不存在。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科学家利用千人基因组数据,对双向情感障碍易感基因

CREB1

及其邻近基因在欧洲和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CREB1

的一个

邻居

基因

——

CCNYL1

在欧洲人群中受到强烈的正选择,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并不受选择。

科学家由此推论,在欧洲人群中特有的

CREB1

的双向情感障碍易感

SNP

位点可能是由于

邻居

基因

CCNYL1

受到正选择而发生

遗传搭车

效应。

该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由自然选择造成的群体历史差异可能会影响某些复杂疾病易感性的遗传异质性,这也可能是目前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相关性分析重复结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