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启动儿童深层潜力密码

发布者:夏天溜走了 时间:2021-8-13 12:18

妈妈给宝宝讲小猪和小狗交朋友的故事,讲完之后想培养和锻炼宝宝的语言发展能力,于是要求宝宝把故事再讲一遍给妈妈听。

现在有4个反应各不相同的宝宝——

甲是个乖宝宝,讲着讲着不会了,妈妈就补充,最后终于把故事讲了一遍,妈妈高兴地夸宝宝真乖!

乙宝宝好像没听见妈妈的话一样,开始玩别的游戏了,妈妈再次劝他讲故事,他还是无言的抗拒,只顾玩自己的,妈妈无奈地走了。

丙宝宝说:太难了,我不会。”妈妈鼓励他“不难”,他又说“我累了。”妈妈没办法了,觉得这孩子比较倔,很会为自己找不做事情的理由。

丁宝宝说:我不想说话。在母亲的多次鼓励下,他勉强说了,他只说小猪,让母亲说小狗,母亲必须合作,母亲认为这孩子平时是这样,很懒。

从完成故事这个任务的角度来看,只有a先生完成了,才能得到锻炼语言能力的机会。母亲一般希望婴儿配合自己的教育,对其他3个婴儿有一定程度的无力。婴儿没有完全配合自己的教育,所以不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

实际上,后三个婴儿正在发展影响儿童智力的重要能力元学习能力。

敏捷的计算机不符合具有判断、质疑和选择能力的人脑

一般来说,我们把聪明理解为孩子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所以培养孩子的聪明也从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始,这种看法和做法也是正确的,但同时不要把孩子看作是敏捷的计算机,熟练完成任务的程度越高越聪明。孩子应该是对任务本身有判断、疑问和选择的人的大脑,就像丙型婴儿一样,面对任务,他首先判断自己是否有困难,这表明他认识到任务本身与自己的水平有关。丁宝宝更聪明了。他不仅意识到这种关系,还自愿想出与这种关系协调的战略。也就是说,让母亲和自己的角色一起完成任务。这些现象表明儿童需要发展新能力元学习能力,母亲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儿童顽固、懒惰等问题。

学习能力是孩子认识和掌握新事物的能力,一般体现在孩子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学习多,学习快,结果令人满意。元学习能力是孩子判断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能力,一般表现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计划、是否意识到困难、是否积极解决困难等方面,元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不一定学得多,学得快,学习成果也不明显,特别是对于刚发展元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

以“磨刀不误砍柴工”打个比方:给孩子一把刀,第一个孩子很乐观、很勇敢地拿起刀就干活,最后确实砍了一些柴火,而第二个孩子干活之前发现这把刀不行,得先磨磨,磨了半天刀却没砍到柴火。如果从急功近利(测学习结果多少)的角度来说,第一胎目前的收获更多,更明显,如果从长远发展(测学习过程质量)的角度来说,第二胎的思维水平更高,未来的收获更多,更明显,所以培养孩子的元学习能力,会让孩子更聪明。

5岁是儿童发展元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研究证明,5岁是儿童发展元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大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儿童的这种能力在自发状态下隐藏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抑制儿童发展元学习能力的大人意识到5岁是关键时期,以适当的方式促进儿童,他站在比其他儿童更高的思维发展起点,而且这个新起点的优势越往后越明显,培养儿童元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的元学习能力

1.给孩子的学习内容不要太难。元学习能力是思考学习本身,需要孩子有充分的心理空间来考虑我能否做到这一点,我如何做得更好,如果任务太多太难,他就没有心理空间来考虑这一点,只考虑埋头苦干任务,放弃行动,元学习能力

2.学习和活动前、中和后,及时引导孩子提问。自我提问不是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是“我对这个内容熟悉吗?”“我是不是理解了妈妈的话?我能完成它吗?”“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完成它?哪种方更有效?等等。起初,孩子们不会这样问自己的问题。他们必须依靠父母的指导。父母用第二个人的名字你来激发他们的孩子。从长远来看,孩子们把你变成了我,形成了自我问题的学习习惯。

3.为孩子及时提供正确的措辞。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经常会遇到心理明白却说不明白的情况,尤其是语言和词汇发展还不够丰富、利用还不灵活的孩子,家长一旦察觉这种情况,就激发或者示范给孩子正确的词语,不久孩子就掌握了,这样将促进他的元学习能力发展。

例如,妈妈要带孩子去动物园,先问孩子:“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到动物园?”孩子一开始不习惯妈妈这样的提问,可能只说出自己想执行的方法,如“妈妈开车。妈妈说:妈妈可以开车带你去,还有别的办法吗?”孩子心里是有交通经验和常识的,但可能现在说不出来,妈妈就逐步引导孩子说出“走路”、“骑车”、“坐公共汽车”、“自己开车”等多种办法,如果孩子说出“坐飞机”、“妈妈抱”等方法就更开阔思维了。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各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采取什么方法最好。平时开车可能带孩子走了,你觉得还能用这么多废话吗?但是,这些胡说八道刺激孩子做思维体操,发展元学习能力。

相关标签: 儿童

相关阅读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
  •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你认为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住孩子的学习!“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去重点学校,请老师指导,完成作业检查,默默地写单词,默默地写生字,指导他写作文,提出计算题等。这是孩子的母亲 ...
    12-09
  •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第一、榜样和示范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
    12-09
  •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很多父母也确实这样做。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