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好的游戏可以享受

发布者:日暮岁月长 时间:2021-8-13 11:16

我一直坚持早期教育,必须基于只听耕作,不听收获的原则。游戏是早教的重要手段,当然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因为不问收获,父母和宝宝双方就会比较放松,因为没有压力,我们就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而这样一个环境会给宝宝心身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好处。当我们不问收获的时候,我们就少了很多的功利心,没有功利心,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融入游戏,全身心地融入游戏,游戏的效能才能发挥到极致。当我们抱着不问收获的这种心态跟宝宝游戏的时候,必定会是——只要耕耘,必有收获。

真正的好游戏可以产生很多快乐的触角,每个触角都可以促进婴儿在某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和婴儿玩游戏时,我们必须摆脱功利心,把婴儿的幸福作为出发点,在简单的游戏中融入各种有趣的要素,保证婴儿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取得最好的性能。那么,如何在简单的游戏中融入各种有趣的要素呢?

以识字为例,如果我们仅仅是拿一个字让宝宝去识,它一定非常枯燥,大多数宝宝都是不会感兴趣的。我曾邀请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婴儿快乐识字卡》写了5篇关于识字游戏的短文。其中,《创意识字促进体能篇》中写道,

婴儿本能活跃,他不喜欢安静地呆着,也不能控制自己安静地呆着,运动经常变化的东西可以吸引注意力。况且,当宝宝运动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处在一种亢奋状态,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也都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这时候外界给予他的任何刺激都会带给他更为深刻的印象。

根据宝宝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他边运动边识字。这样,识字可以成为促进婴儿体能的活动,让活跃的婴儿在这样的活动中散发出他永远不会散发的热情,轻松地学习文字。

假设从这套卡中抽取兔子、企鹅、羚羊、猫、狗、美国、汽车、飞机、风车等卡片,母亲可以把这些卡片分别放在客厅或其他房间的沙发、椅子、床上(婴儿可以看到的地方都可以),为了增加活动量,这些卡片应该尽量放在彼此距离较远的地方,母亲最好记住每张卡片的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游戏的进程。卡片放好后,让婴儿扮演饿虎寻找食物。为了使游戏气氛更加活跃,母亲可以假装饿了,但是傻虎和婴儿一起去找食物。

那边有好吃的,快跑。例如,母亲可以故意把婴儿带到写着飞机的卡片旁边,如果婴儿不知道老虎能吃什么,也不知道卡片上的文字,母亲可以弯腰,假装很沮丧眼睛不好,很辛苦地指出卡片上的文字。如果宝宝知道老虎不吃飞机,知道飞机这个词,妈妈就会装傻,假装吃飞机。这只愚蠢的老虎一定不能让婴儿高兴,他急忙告诉老虎。老虎妈妈,飞机不能吃。然后,母亲可以带着婴儿在各个房间继续寻找食物,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冲突,使寻找食物的过程曲折,用心演绎婴儿笑的幽默剧。母亲可以根据选择的卡片灵活地打造更适合婴儿的识字体游戏。

就像上面提到的识字游戏一样,好的游戏不是单一的功能,而是可以玩很多乐趣。

相关阅读

  • 21世纪我们如何做好父亲
    21世纪我们如何做好父亲
    成为21世纪的优秀父亲需要兼顾情感陪伴、科学育儿和家庭责任,主要包括主动参与育儿、建立平等沟通、保持学习成长、平衡工作家庭、树立榜样作用等方面。1、主动参与育儿现代父亲应突破传统角色限制,从婴儿期开始参 ...
    11-01
  • 如何减少孩子和父母的代沟
    如何减少孩子和父母的代沟
    减少孩子与父母的代沟需要双方共同参与沟通、理解差异并调整互动方式。主要方法包括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培养共同兴趣、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尊重彼此独立性以及借助第三方专业支持。1、平等对话父母需避免单向说教,创 ...
    11-01
  • 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
    做一个不唠叨的父母需要采用非暴力沟通、设定明确规则、给予孩子自主权、以身作则、及时鼓励等方法。唠叨可能由沟通方式不当、过度保护、缺乏耐心、忽视孩子需求、自身焦虑等因素引起。1、非暴力沟通用观察代替评价 ...
    11-01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