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和乏力,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典型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运动耐力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冠心病等病因。
1. 心绞痛
心肌供血不足最典型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或下颌。疼痛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持续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胃部灼热感或牙痛。
2. 心律失常
心脏缺血会影响电传导系统,导致心跳不规则。常见室性早搏表现为心慌、心跳漏拍感,严重时可出现室速甚至室颤。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捕捉发作时的心电变化。
3. 运动耐力下降
轻微活动即出现气促、大汗,是心肌缺氧的早期信号。爬两层楼梯就需停下休息,或夜间平卧时突发呼吸困难,提示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6分钟步行试验可评估运动耐量。
4. 非特异性症状
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仅有持续疲劳、食欲减退等非典型症状。女性更易出现恶心、背痛等非典型表现,容易误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或胃病。
心肌供血不足症状存在个体差异,吸烟者、高血压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出现不明原因胸痛超过15分钟,或伴随冷汗、呕吐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诊需结合冠脉CTA、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规范用药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