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的核心在于控制危险因素、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关键措施包括药物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心理支持和急救准备。
1. 药物管理
规范用药是冠心病护理的基础。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需每日定时服用,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等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建议晚间服用以匹配胆固醇合成高峰,服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硝酸甘油应随身携带,避光保存,舌下含服时需采取坐位以防低血压。
2.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运动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时保持能正常对话的强度。戒烟后2年内心血管风险可降低50%,必要时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
3. 症状监测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记录疼痛持续时间、放射部位及缓解方式。夜间睡眠垫高枕头可减轻呼吸困难,每日晨起称体重,3天内增长2公斤需警惕心衰。学会测量静息心率,控制在55-70次/分为宜。
4. 心理调适
参加心脏康复课程可降低30%的抑郁发生率,正念冥想每天练习20分钟有助于减轻焦虑。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
5. 急救准备
家庭成员需掌握心肺复苏技能,AED设备应放置在3分钟内可取用的位置。制作急救卡片注明病史、用药和过敏信息,随身携带。定期与主治医生确认胸痛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方案。
冠心病护理需要医患共同参与,建立长期随访机制,每3-6个月评估血脂、血糖控制情况。通过系统化管理,可使80%患者维持稳定状态,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出现静息胸痛持续20分钟以上、突发意识丧失等情况需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