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栓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和咳血,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需立即就医。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及有血栓病史者,早期识别症状对抢救至关重要。
1. 呼吸困难
肺血栓导致肺部血流受阻,氧气交换效率下降。患者常描述为“突然喘不上气”,尤其在活动时加重,静息时也可能持续存在。这种呼吸困难与体位无关,区别于心源性呼吸困难。
2. 胸痛
约50%患者出现胸膜性疼痛,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定位明确。部分人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易与心绞痛混淆。疼痛机制涉及肺动脉扩张和缺血性心肌牵拉。
3. 咳血
肺泡出血导致痰中带血丝或铁锈色痰,多在栓塞后24-48小时出现。不同于肺炎的脓血痰,肺血栓咳血量较少但持续,伴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4. 循环系统症状
大面积栓塞会引起颈静脉怒张、血压骤降,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右心衰竭时可见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5. 非典型表现
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意识模糊或烦躁,孕妇易误诊为妊娠反应。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常以突发心悸为首发症状。
确诊需结合D-二聚体检测、CT肺动脉造影或核素通气灌注扫描。抗凝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过渡为华法林或利伐沙班口服。重症患者需溶栓治疗,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尿激酶。预防复发需穿弹力袜,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术后患者建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肺血栓的死亡率与诊断延迟直接相关,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伴任一危险因素时,应立即呼叫急救。康复期建议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快走锻炼,饮食增加深海鱼类和纳豆摄入,严格控制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抗凝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