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膀胱炎最明显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和下腹部不适。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辅助疗法。
1. 尿频和尿急是慢性膀胱炎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能每小时需要排尿多次,夜间起床次数增加。尿意突然且强烈,难以控制。这与膀胱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有关,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
2. 排尿时出现灼热感或刺痛感常见于病情发作期。尿道口可能伴随轻微红肿,尿液有时呈现浑浊状态。疼痛程度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灼痛不等。温水坐浴可减轻局部不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能缓解疼痛。避免辛辣食物对症状改善有帮助。
3. 下腹部坠胀感或隐痛多位于耻骨上方区域。部分患者描述为持续性的压迫感,在膀胱充盈时加重。这种不适与膀胱壁纤维化改变相关。热敷腹部可促进血液循环,盆底肌放松练习每天进行10-15分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力。
4. 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血尿或尿液异味。镜下血尿较常见,严重时可见肉眼血尿。异味多由细菌代谢产物引起。蔓越莓制剂可能抑制细菌黏附,益生菌补充维持泌尿系统菌群平衡。及时更换内衣裤保持局部清洁。
慢性膀胱炎症状持续超过6周需就医确诊,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必不可少。治疗需结合病原学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呋喃妥因、磷霉素或头孢类。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进行膀胱镜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建立规律排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症状缓解后仍需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