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关键因素包括就诊时间、梗死面积及治疗方式,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和药物支持是主要手段。
1. 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梗死部位和范围。大脑关键区域如脑干或大面积梗死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非关键区域小梗死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头晕或肢体麻木。发病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每延迟1小时,脑细胞死亡数量呈几何级增长。
2. 现代医学提供三种核心治疗方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用于发病4.5小时内患者,血管内取栓术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有效时间可延长至24小时。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的氯吡格雷、改善微循环的丁苯酞以及神经保护的依达拉奉。康复期需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3. 预后与康复训练密切相关。发病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两周后转入专业康复科,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吞咽训练。语言障碍患者需配合言语治疗师进行命名训练和构音练习。
4. 二级预防措施能降低复发风险。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下。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
急性脑梗死救治成功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发病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能提高生存质量。即使错过溶栓时间窗,通过规范治疗和系统康复,约60%患者可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定期脑血管评估和危险因素管理能使五年复发率下降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