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血症表现为口渴、烦躁、嗜睡甚至昏迷,需及时纠正血钠水平。处理原则包括补充水分、限制钠摄入、药物调节及病因治疗。
1. 临床表现
高钠血症的典型症状与血钠升高程度相关。轻度升高时出现明显口渴、口干、尿量减少;中度升高引发烦躁不安、肌肉无力、头痛;严重时导致嗜睡、抽搐甚至昏迷。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安、皮肤弹性差,老年人可能因口渴感减退而症状隐匿。
2. 病因分析
水分丢失过多是主因,如高热出汗、腹泻或利尿剂使用不当。钠摄入过量常见于大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输注高渗盐水或误食食盐。中枢性尿崩症、肾功能异常等疾病也会干扰钠平衡。
3. 紧急处理措施
立即补充低渗液体,口服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严重者需缓慢输注0.45%氯化钠。计算补液量需考虑缺水量,24小时内血钠下降不超过10mmol/L,避免脑水肿。同步停用袢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钠潴留的药物。
4. 长期管理方案
每日钠摄入控制在2-3g以下,避免加工食品、腌制品。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管理。慢性患者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具体用药需结合肾功能调整。
高钠血症的预后取决于纠正速度和病因控制。出现意识障碍或血钠>150mmol/L需急诊就医,日常需定期检测电解质。保持均衡饮水习惯,运动后补充水分时优先选择白开水而非高钠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