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过增加饮水量、保持卫生习惯和服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但反复发作需就医。主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和不良生活习惯,及时干预可避免并发症。
1 细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常见原因。大肠杆菌等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繁殖,引发尿频、尿急和排尿疼痛。每天饮用2000毫升以上温水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蔓越莓汁含有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附着尿道壁,每日饮用300毫升辅助预防。
2 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熬夜、压力大导致身体防御功能减弱,细菌更容易侵入。补充维生素C每日500毫克增强免疫,食用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维持泌尿系统菌群平衡。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3 个人卫生管理不当会引发感染。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尿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清洗。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沐浴产品刺激尿道口,月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
4 非处方药物可缓解轻度症状。酚妥因能缓解排尿灼痛感,按说明书服用不超过3天。蒲公英根茶具有天然利尿作用,每日2-3杯促进细菌排出。出现血尿、发热或腰背痛需立即就医,可能已发展成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初期通过充分饮水、调整生活习惯多能改善。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每年发作3次以上,需进行尿培养检查确定病原体。孕妇、糖尿病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应第一时间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脏损伤。日常注意避免憋尿、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