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热的正确处理方式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退烧和及时就医三种主要方法。体温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38.5℃以上需药物干预,持续高热或伴随惊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1. 物理降温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措施。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减少衣物被褥,保持室温22-24℃。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放置额头,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禁止酒精擦浴,可能引起寒战或酒精中毒。
2. 药物退烧需严格按体重给药。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患儿,间隔4-6小时给药,每日不超过4次。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间隔6-8小时使用。阿司匹林禁用于18岁以下发热患者,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服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记录用药时间避免过量。
3. 三种情况必须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需急诊处理。发热持续72小时不缓解,或体温反复超过40℃。伴随意识模糊、抽搐、皮疹、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川崎病等严重疾病。
发热是免疫系统的正常防御反应,正确处理能避免过度治疗和并发症。保持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食物,监测体温变化曲线比单次测量更重要。正确使用退热方法的同时,需观察其他症状判断潜在病因,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