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主要症状包括心悸、体重下降、多汗和易怒,病因涉及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
1. 甲亢的典型症状
心悸是甲亢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体重下降明显,即使食欲增加也会出现消瘦。多汗和怕热是由于代谢率升高导致,患者容易在轻微活动后大汗淋漓。情绪波动大,表现为易怒、焦虑或失眠。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手抖、眼球突出或甲状腺肿大。
2. 甲亢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在甲亢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自身免疫异常是主要原因,Graves病就是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引起。环境因素如长期压力、感染或创伤可能诱发甲亢。碘摄入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某些药物如胺碘酮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
3. 甲亢的治疗方法
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能抑制激素合成,需持续服用12-18个月。放射性碘治疗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激素分泌,适合药物无效或复发的患者。甲状腺切除术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或怀疑恶变的病例。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
4. 甲亢患者的日常管理
饮食应控制碘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悸。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对病情控制很重要。戒烟限酒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甲亢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及时就医能有效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患者应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发热、心悸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诊。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