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主要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和疲劳,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控制血糖需结合药物、饮食和运动管理。
1.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多发于青少年。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与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相关,常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也需关注。
2. 遗传因素显著影响发病风险。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风险增加30%。环境因素如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是2型糖尿病主要诱因。病毒感染可能触发1型糖尿病。长期压力、睡眠不足和吸烟也会升高风险。
3. 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下降。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出现尿糖,引发渗透性利尿。患者常感疲劳、视力模糊、伤口愈合缓慢。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无症状,体检才发现血糖异常。
4.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状态,需急诊处理。慢性并发症涉及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卒中;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导致感觉异常和勃起功能障碍。足部溃疡可能引发感染甚至截肢。
5. 药物治疗需个体化选择。口服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和DPP-4抑制剂。胰岛素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晚期2型患者,分长效、速效等剂型。GLP-1受体激动剂可控制血糖并减轻体重。
6. 饮食管理推荐低升糖指数食物。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蛋白质优选鱼、豆制品。每天蔬菜摄入不少于500克,水果控制在200克以内。采用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
7. 运动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抗阻训练每周2-3次,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3-5分钟。
8. 日常监测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年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和神经功能。足部护理需每日检查,选择透气鞋袜。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减少感染风险。
糖尿病需长期综合管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指标,与医生保持沟通,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或严重口渴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