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需重点控制碘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高脂肪及致甲状腺肿食物。关键饮食原则包括适量补碘、优化营养结构、规避风险食物。
1. 碘摄入管理
甲减患者每日碘摄入建议150-200微克。食用加碘盐可满足基本需求,每周摄入1-2次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检测尿碘水平,过量补碘可能加重自身免疫反应。孕期甲减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将碘摄入增至250微克。
2. 营养结构调整
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鸡蛋、瘦肉、豆制品分3餐均匀摄入。膳食纤维每日25-30克,燕麦、南瓜、苹果可促进肠道蠕动。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每日脂肪摄入不超过总热量30%。
3. 风险食物规避
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每周不超过3次,烹饪时充分加热破坏致甲状腺肿物质。避免一次性摄入超过500克大豆制品,大豆异黄酮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控制咖啡因摄入,服药前后2小时不饮浓茶或咖啡。
4. 微量元素补充
血清硒水平低于70μg/L时,每日补充50-100微克硒酵母。锌缺乏者可通过牡蛎、牛肉补充,每日8-11毫克。维生素D3缺乏患者需每日补充1000-2000IU,冬季可增至4000IU。
甲减患者应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时同步评估营养状况。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避免烧烤和高温煎炸。合并高血脂患者需将胆固醇控制在300mg/日以下,血糖异常者选择低GI主食。规律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特殊情况下需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精准营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