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初期症状多样,常见表现包括心悸、体重下降、怕热多汗、情绪波动等。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切除。
1. 代谢亢进症状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基础代谢率显著升高。典型表现为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一个月内可能减少5-10斤。患者常觉异常怕热,室温环境下仍大量出汗,手掌潮湿发红。部分人出现低热,体温维持在37.5℃左右。
2. 心血管系统异常
心率持续增快是重要信号,静息状态下心率可达100-140次/分。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活动后加重。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部分人伴有早搏。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
3. 神经系统兴奋
甲状腺激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过敏、易怒焦虑。患者出现手部细微震颤,持筷写字时尤为明显。睡眠障碍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白天却精神亢奋。
4. 眼部改变
约半数患者出现眼睑挛缩,表现为眼睛瞪大、眨眼减少。Graves病特有的浸润性突眼需警惕,早期可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建议出现复视、视力下降时立即眼科就诊。
5. 肌肉骨骼症状
近端肌群无力是特征性表现,蹲起困难、梳头费力常见。部分患者伴周期性低钾麻痹,突发四肢软瘫。骨代谢加速导致骨质疏松,轻微碰撞易发骨折。
治疗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需持续服用12-18个月。放射性碘131适用于药物无效者,治疗后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次全切除适合甲状腺肿大显著或怀疑恶变者,术后需终身补充甲状腺素。饮食应控制碘摄入,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需限制。保证钙质补充,每日饮用300ml牛奶,适量进食豆制品。
甲亢初期症状易被忽视,持续心慌手抖、莫名消瘦应尽早就诊。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擅自停药易复发。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稳定后每3-6个月随访。合并妊娠等特殊情况需调整治疗方案,务必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