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源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神经及器官的持续损害。主要涉及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及代谢紊乱,需通过血糖控制、定期筛查和综合管理预防。
1. 微血管病变
高血糖损伤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视网膜、肾脏和神经末梢供血不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模糊,严重时失明;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蛋白尿,晚期需透析;周围神经病变引发手脚麻木、疼痛。建议每半年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使用羟苯磺酸钙改善微循环,硫辛酸营养神经。
2. 大血管病变
血糖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风险增加2-4倍,脑卒中概率提升1.5倍,下肢动脉闭塞可能导致截肢。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在2.6mmol/L以下,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管弹性。
3. 代谢紊乱
血糖波动引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全身组织。酮症酸中毒需立即住院补液胰岛素治疗,高渗性昏迷死亡率达15%。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补充维生素C、E抗氧化。
4. 感染风险
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常见足部溃疡、泌尿系感染和肺炎。足部护理需每日检查,选择圆头透气鞋;出现发热及时查血常规,抗生素首选头孢三代;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
5. 自主神经病变
影响胃肠、心血管功能,表现为胃轻瘫、体位性低血压。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盐酸伊托必利促进胃动力,起身时动作放缓预防跌倒。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需多管齐下。除规范用药外,每日监测血糖变化,保持BMI在24以下,每年全面体检包括心脏彩超和神经传导检查。烹饪采用蒸煮方式,限制精制糖摄入,并发症风险可降低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