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阳性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免疫力下降或卫生习惯不良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伴侣需同步治疗。
1.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解脲支原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无保护性行为感染率可达30%-40%。母婴垂直传播可能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发生结膜炎或肺炎。间接接触传播概率较低,但共用毛巾、浴缸等物品仍存在风险。
2. 易感因素
免疫缺陷人群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更易发生持续性感染。女性生理期宫颈黏液屏障减弱,不洁卫生巾使用可能诱发感染。频繁冲洗阴道会破坏微环境平衡,增加病原体定植机会。
3. 病理过程
该微生物通过黏附于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分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引发炎症反应。约20%感染者发展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出现尿痛、分泌物增多症状。孕妇感染可能导致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相关。
4. 诊断方法
核酸扩增试验是金标准,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酯酶阳性,但特异性较差。宫颈分泌物培养耗时较长,通常需要3-5天出结果。
5. 治疗方案
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用7-10天,对70%菌株有效。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适用于依从性差的患者。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对耐药菌株效果较好,但18岁以下禁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完成疗程后4周复查。
6. 预防措施
安全套可降低60%传播风险,事后及时排尿冲洗有一定防护作用。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增强免疫力建议每日摄入300g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
解脲支原体感染需规范治疗避免并发症,所有性伴侣都应接受筛查。无症状携带者若计划怀孕建议提前干预,反复感染者需检查是否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定期进行妇科或泌尿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