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涕流清鼻涕常见于过敏性鼻炎、普通感冒或冷空气刺激,多数情况无需特殊治疗,若伴随发热或持续超过10天需就医。可能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过敏原接触、温度变化刺激鼻黏膜。
1.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免疫系统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建议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缓解炎症。减少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
2. 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引起,初期流清涕可能逐渐变稠。保持每日饮水1500ml以上,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伪麻黄碱可收缩鼻血管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适当补充维生素C,保证7-8小时睡眠增强免疫力。
3. 血管运动性鼻炎
温度骤变或辛辣食物可能刺激鼻黏膜血管扩张。外出佩戴口罩缓冲冷空气,室内保持20-24℃湿度50%-60%。可尝试鼻腔按摩:用食指按压鼻翼两侧迎香穴,每次30秒重复3次。避免突然进出空调房,温差过大时用热毛巾敷鼻。
4. 其他因素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鼻炎样症状,通常产后自愈。长期使用降压药如普萘洛尔也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需咨询医生调整用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黏液性水肿,需检测TSH水平。
持续流清涕超过两周需排除脑脊液鼻漏等罕见情况,外伤后出现的清水样分泌物应立即就诊。日常可用海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擤鼻涕时交替按压单侧鼻孔避免中耳炎。记录发作时间与环境有助于识别诱因,过敏患者可考虑做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