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正确操作能显著提高生存率。核心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同时需注意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1. 判断意识与呼救
发现患者倒地后,轻拍双肩并在耳边呼喊,确认无反应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观察胸廓起伏5-10秒判断呼吸,若呼吸异常或停止,即刻开始心肺复苏。施救时应指定现场人员协助取AED并维持秩序。
2. 胸外按压技术要点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一侧,双手掌根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后保证胸廓完全回弹,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常见错误包括按压位置偏移、深度不足或按压中断过长。
3.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孔实施口对口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隆起,通气频率为每30次按压后2次呼吸。存在面部外伤时可改用口对鼻呼吸。使用防护面膜可降低感染风险。
4. 特殊情况处理
溺水患者应先清理口腔异物再通气;婴幼儿采用两指按压法,深度约4厘米;孕妇患者需垫高右臀部减轻子宫对血管压迫。持续复苏直至患者恢复脉搏、AED到达或急救人员接手。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接受过专业培训者存活率比未受训者高2-3倍。建议公众定期参加红十字会或医院组织的急救培训,掌握AED使用方法。日常应熟悉公共场所急救设备位置,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按C-A-B顺序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