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关键在于疫苗接种、日常防护和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手段,同时需注意手部卫生、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1. 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基石。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疫苗通常在接种2周后起效,保护期约6-8个月。现有三价和四价疫苗可供选择,四价疫苗覆盖更多病毒株。
2. 日常防护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至关重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流感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居家环境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应包含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以及锌含量高的坚果。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长期压力会削弱免疫系统,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
4. 药物预防
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这类药物需在暴露后48小时内开始服用,疗程通常为7-10天。不建议健康人群常规使用药物预防。
流感预防需要多管齐下,疫苗防护与日常措施缺一不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时应居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高危人群发病后尽早就医,抗病毒药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是长期保护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