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干丝瓜外皮可采用热水浸泡法或直接刮除法。干丝瓜质地坚硬,去皮前需软化处理,常用方法有热水浸泡软化、刀具辅助刮除、烘烤后搓皮、机械摩擦去壳、自然风化剥离五种方式。

将干丝瓜放入沸水中浸泡约15分钟,高温使纤维组织膨胀松软。取出后趁热用勺子背面轻刮表面,皮层会呈片状脱落。此法适合表皮未完全碳化的干丝瓜,处理后能保留完整瓤体结构,便于后续制作丝瓜络或烹饪使用。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瓤体吸水过多影响干燥度。
使用水果刀或刨皮刀沿丝瓜纵向纹理刮削。左手固定丝瓜两端,右手持刀呈30度角斜向推刮,力度需均匀避免伤及内部纤维层。对于局部顽固黑斑,可用刀尖点状剔除。此方法要求丝瓜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过湿的干丝瓜易出现纤维断裂。处理后的丝瓜络表面会呈现自然条纹状肌理。
将干丝瓜置于烤箱以80℃低温烘烤20分钟,热量使表皮与瓤体间产生空隙。戴隔热手套握住丝瓜两端,双手反向旋转揉搓,碳化皮层会碎裂脱落。烘烤温度不宜超过100℃,否则会导致木质素焦化产生异味。此法特别适合处理存放超过一年的老丝瓜,去皮效率比常规方法提高约百分之四十。

取两块粗糙石板或砂纸,将干丝瓜夹在中间往复摩擦。物理摩擦可去除表层角质化细胞,同时保留内部维管束完整。操作时建议佩戴防尘口罩,避免吸入脱落皮屑。机械法处理后的丝瓜络表面会呈现哑光质感,适合需要保留天然孔隙结构的工艺品制作。
将干丝瓜悬挂于通风避雨处,经过三到五个月自然风化后,皮层会自行龟裂翘起。用硬毛刷轻刷表面即可去除松散表皮,此过程会形成独特的做旧纹理。风化过程中需定期检查,防止霉变腐蚀内部纤维。该方法耗时较长但能最大程度保留丝瓜天然形态,常用于生态艺术创作。

处理后的干丝瓜可置于阳光下晾晒两小时彻底干燥。若用于厨具清洁,建议用沸水烫煮消毒;若制作手工艺品,可涂抹木蜡油增强耐久性。保存时应避免潮湿环境,定期检查有无虫蛀。不同去皮方法会影响丝瓜络的吸水性、柔韧度和使用寿命,建议根据实际用途选择合适方式。对于药用目的的丝瓜络,去皮后还需经过九蒸九晒等传统炮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