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和蒜可以混种但需注意间距管理,两者存在共生优势但需规避病虫害风险。
葱蒜均为喜光作物,每日需要6-8小时直射光。混种时建议采用南北向垄沟种植,蒜株较高可种植在北侧避免遮挡葱苗。夏季强光时段可用遮阳网保护葱叶,防止蒜叶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土壤水分过快流失。
两者均适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pH值6.0-7.0最佳。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作基肥,蒜沟需深翻25厘米以利鳞茎膨大,葱区浅耕15厘米即可。注意蒜地忌连作,与葱轮作可减少土传病害。
葱需保持土壤湿润,蒜生长后期需控水。建议采用滴灌系统分区供水,葱区保持70%田间持水量,蒜头膨大期将湿度降至50%。雨季需开挖排水沟,防止蒜头腐烂引发葱根腐病交叉感染。
混种可能加重霜霉病、紫斑病传播。种植前用50℃温水浸泡蒜种20分钟消毒,葱种可用50%多菌灵拌种。生长期交替喷洒代森锰锌和嘧菌酯,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病穴。
建议采用宽窄行模式,蒜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葱种植在宽行40厘米通道两侧。这种"蒜-空-葱"布局既能保证通风采光,又方便采收。注意葱蒜根系分泌物质会相互抑制,最小间隔需保持30厘米。
日常管理可补充草木灰补充钾元素,葱蒜混种地块建议每季度轮作豆科植物改良土壤。采收前20天停止施用氮肥,葱叶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提升风味,蒜头膨大期叶面喷施钙肥能增强储藏性。两者混种时建议选择抗病品种,如章丘大葱与苍山蒜搭配,既能实现空间高效利用,又能通过植物化感作用减少虫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