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冬季养生

冬季上火了,该如何用药保健呢?

发布者:言念君子 时间:2012-12-5 15:05

实火虚火有别 用药各不相同

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的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虽然都是上火,但有虚实之分。"实火"多是因为气候原因所致,如气温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其次是因为饮食引起的,如吃火锅、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而"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如果感觉燥热,或出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就属"虚火"。"虚火"是阴阳失调所致,但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假象。

用药指导:"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可降实火。"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养阴润燥的药物。如果不分"虚实",而简单地让"虚火"患者也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盛。如有些女性的"上火"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来临前就有心烦、失眠、长痘、生疮的现象。还有些女性常常手脚冰凉,吃了冷食或是受凉后都会腹痛腹泻,看上去像是"受凉",却偏偏又有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虚火"表现,需要"养阴"才能真正"败火"。

上火部位不同 用药也需有异

上焦有火:突出表现为"吃不下",这是火在心肺,症状有口干、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唇裂、目赤、头晕、耳鸣及微咳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片)、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丸(片)、三黄片等。也可用菊花、金银花、薄荷、板蓝根、桔梗各10克,甘草、胖大海各6克,用沸水泡茶饮用,一日一剂。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中焦有火:突出表现为"受不了",这是火在脾胃,症状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药指导: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也可采用三黄汤加白芍煎汤服。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有火:突出表现为"拉不出",这是火在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症状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尿痛、尿道灼热、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妇女阴部时痒、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用药指导: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也可选用八正散、三金片、复方石苇片等。

上火脏器不同 用药需有差别

肝火: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用药指导:可选黄连羊肝丸、龙胆泻肝丸。

肺火: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用药指导:可选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栀子金花丸、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心火: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患者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用药指导:可选用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等。

脾胃火: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患者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患者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用药指导:可选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等。

上火人群不同 用药亦有不同

小儿:小儿易发肺火,一般"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快。

用药指导:肺热郁闭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金果饮等。

青年人:青年人易发肝火,一般肝火旺盛时常伴有性急易怒、口苦咽干、眩晕头胀、痛在头的两侧或头顶部、面红目赤、便秘、尿色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药指导:对于这类肝火旺盛的年轻人,可口服龙胆泻肝软胶囊、杞菊地黄丸等,而且要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温微辛的食物,以养肝健脾和胃,抗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

中年人:中年人易发胃火,一般有胃火的人表现为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口渴喜冷饮,伴有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热汗出、头晕目眩、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用药指导:可用龙胆泻肝汤和清胃散,给予清肝泻胃治疗,另外平时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

老年人:老年人易发虚火,一般老年人在冬季易肾阴亏虚,从而容易出现腰膝酸软、心烦、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阳痿早泄、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细数。

用药指导:可用知柏地黄丸给予滋阴降火,还可服用滋阴药如龟板胶、六味地黄口服液等;还可多食富含维生素B族、C族及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西红柿、胡萝卜、红薯、橘子等。

老年人一旦误服或过量服用清热药时,必须立即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一般来说,可选用补阳益气、健脾固胃的方药。如人参10克,白术、茯苓、桂枝各15克,黄芪20克,泽泻、猪苓、升麻、柴胡、甘草各6克,水煎服,一周三剂。在矫治过程中,当过服清热药所致症状基本消除时,应停药调养,避免矫枉过正。

妇女:妇女易发心火,特别是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

用药指导:可用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滋阴降火药,平时饮食上应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

服用中药去火 时间别超一周

服中药能去火,但不能把中药当作长期调理用药,一般治疗推荐使用3天到一周。因为"是药三分毒",长期使用这类去火药物,可能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长期使用牛黄解毒片,有可能造成慢性砷中毒等。如果一周以后症状不能缓解,就必须到医院就医。

相关标签: 保健 冬季 上火

相关阅读

  • 霜降是哪天?霜降养生情绪调节很重要!
    霜降是哪天?霜降养生情绪调节很重要!
    你知道霜降的具体时间吗?2025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18时28分准时来临。霜降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天气愈发寒冷,初霜降临大地。此时,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霜降养生的诸多方面中,情绪调 ...
    10-20
  • 霜降是几月几号?霜降应该如何养生?
    霜降是几月几号?霜降应该如何养生?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寒歌,带来了丝丝凉意。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开始关注霜降的具体日期以及与之相关的养生知识。毕竟,顺应节气养生是中医的传统智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
    10-20
  • 几号霜降?抓住这季养生黄金期!
    几号霜降?抓住这季养生黄金期!
    当秋风渐起,树叶飘零,我们迎来了一年中一个重要的节气——霜降。2025年的霜降将在10月23日18时28分降临。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 ...
    10-20
  • 什么时候霜降?顺应时令养生更高效!
    什么时候霜降?顺应时令养生更高效!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霜降便是其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气。它标志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每到霜降时节,大自然仿佛被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却又带着一丝清冷。那么2025年的霜降会在什 ...
    10-20
  • 霜降是秋天还是冬天?养生策略大不同!
    霜降是秋天还是冬天?养生策略大不同!
    二十四节气如同大自然的密码,每个节气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气候特点。霜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常常让人纠结它到底是秋天的尾巴还是冬天的开端。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霜降将如期而至。此时,大自然的景象逐渐 ...
    10-20
  • 今年霜降是哪一天?提前做好养生规划!
    今年霜降是哪一天?提前做好养生规划!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霜降作为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大自然的景象发生着明显变化,树叶渐黄飘落,大地开始披上一层薄薄的霜衣。2025年霜降的脚步越来 ...
    10-20
  • 霜降一般是多少度?穿衣养生有讲究!
    霜降一般是多少度?穿衣养生有讲究!
    随着日历的翻动,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即将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这一时期的气温特点有着独特之处。不同地区在霜降时的温度差异较大,而正确的穿衣和养生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
    10-20
  • 霜降是什么时候?饮食调理正当时!
    霜降是什么时候?饮食调理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如同大自然的密码,每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养生智慧。霜降,便是其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它标志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将迎来霜降,此 ...
    10-20
  • 霜降是哪天?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霜降是哪天?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节气是大自然的密码,每一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养生智慧。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离去,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那么,霜降具体是哪天呢?2025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18时28分。此时,天气渐冷,初霜 ...
    10-20
  • 霜降是几月几日?这些养生禁忌要避开!
    霜降是几月几日?这些养生禁忌要避开!
    你是否关注过霜降这个节气呢?它在每年的时间并不固定,2025年霜降于10月23日18时28分来临。霜降代表着天气由凉转寒,此时的气候特点对人体健康有着独特的影响。在这个时节,养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避开一些养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