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养生保健 四季养生 冬季养生

寒冷冬季养生保健知识手册

发布者:旧时光 时间:2010-11-5 13:55

冬季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皇帝内经》中的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天万物敛藏,人们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 聚,以润五脏。用药则以滋阴药来补益阴气,衣着则不必过厚过暖等等。而以上原则主要是从强化肾的功能着手的,所以,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 的养生方法,也就是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

另一方面,某些疾病在冬季则是特别容易发生或恶化,例如:心肌梗塞、冬季痒、感冒、哮喘、溃疡病、胃穿孔、脑中风…等,因此,我们在强调冬季养生保健的议题时,应该要不忘兼顾疾病防治的重要性。

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及方法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 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人在这样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2、调节饮食

冬 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摄取充足的、与其曝寒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营养素的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5~23%、25~35%、 60~70%为宜。矿物质的摄取量也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 质的需求,适当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3、敛阴护阳

冬 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 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 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阳气受到伤害。接着要避寒就暖。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待在温度室中的房间哩,减少外出次数。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袜。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应减少洗澡次数,及洗澡过程的保暖 动作,幼儿、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注意。

4、适度进补

在一般民众的观念 里,寒冷的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对人体的调节滋补十分讲究,根据天人相应,时脏对应的理论,冬季属肾,肾主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月为四季进补的最佳 季节。意思是天气与人体方面四季时令对应五脏,冬季宜调理肾脏,肾是生命之元,因此冬季进补重要的是滋补肾脏,肾强壮人体亦强壮。

根据中 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 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榖豆类;生姜、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 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冬令进补最好能够向中医师谘询,以免误用不适当的药才,反而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肠胃有问题的人,一定要小心选择适当的药膳,否则过于滋腻辛辣的补药,容易造成肠胃的损伤。最好可以请中医师调配适合个人肠胃的药方,炖煮不同口味的药膳,如此不仅可以达到冬令进补的目的,还有健脾顾胃之功。

冬季好发疾病的防治

1、冬季痒

冬 天会因天气干燥或感到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痒,否则容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 饮烈性酒。此外,保持皮肤滋润,注意洗澡方法:洗澡水不要过烫、避免过度揉搓、太强,否则极易破坏皮肤表层原本不多的皮脂,让皮肤更为干燥,因而也更易发 痒、皲裂。洗澡次数以每周2~3次为宜。洗浴后可擦些婴儿油、止痒霜、润肤膏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表层干燥、脱落。

冬季痒相当于中医所谓的“痒风”或“风搔痒”,中医认为这是因风寒外袭、血虚风燥所引起。中医在治疗上,多选用当归、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荆芥、防风等袪风养血、滋阴润造的药物从体内调治,让皮肤搔痒症状慢慢减退。

2、关节痛

关 节痛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这类风湿痛对寒冷很敏感。根据研究,寒冷后关节温度下降最多,次为肌肉、皮肤。寒冷期细胞穿透性降 低,代谢废物的转换也就延迟,使关节活动增加阻力。外界气温很快下降至15℃时,关节即可能产生疼痛。可以用一些驱除寒湿,活血通络的药才,例如桂枝、附 子、乌头、桑枝、牛膝、白术、苍术等,用大量的水煮过后,热敷关节局部或泡脚、浸手,每晚20至30分钟,再配合按摩涌泉、承山、阳陵泉等穴位,对于关节的保养一定可以发挥相当的效果。

3、肥胖症

人体冬季脂肪合成代谢的速度要比平常快2~4倍,而脂肪分解代谢的速度要低于平常10%。人体的血脂、血胆固醇含量一般在冬季较高,而春夏季较低,因此冬季是肥胖人士减肥降脂的关键时机,冬季减肥刻不容缓。

首先应控制饮食,做到膳时平衡,这是防止冬季发胖的关键,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的胰岛素在早晨分泌浓度最低,到了傍晚则又上升到分泌高峰。胰岛素能促进脂肪 在体内大量沉积,因此人们应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少吃高热量、油腻食物的同时,可在早晨多吃一些食物,而晚餐应严格控制食量,吃些轻食或清淡的 食品,并且只吃八分饱,切不可大鱼大肉吃个够,美酒佳酿喝个足。

冬天吃固然重要,但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及热量的控制。

其次要按时作息。虽然冬天要早睡晚起,但冬季夜长昼短,如果天黑就睡,天大量才起床,这样睡眠时间就会长达10至11小时,人体躺着不动,体能消耗少,就必然会导致肥胖,所以一定要定时作息,早睡早起,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有利于防止肥胖。

另外,冬季天气寒冷,会造成户外运动的不便性,民众应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场所,保持运动的频率及习惯。在这个时节运动要特别注意确实做好暖身运动,以及运动后的保暖措施。

4、感冒、哮喘

由于冬季的气温变化较大,人体一下子对变化的气候仍未能适应,如果没有注意保温保暖就会受寒,引致伤风或感冒。另外,冬季门窗紧闭,感冒病毒会随着咳嗽、打喷嚏时散布到空气中,透过空气传播,免疫弱的人吸入便有可能会生病。冬天寒冷季节是感冒的旺季,这时候穿衣服要有学问,也就是“易剥好加的洋葱式”,就是外出穿暖多层,但是一进室内就方便好脱;否则从屋外一进屋内就冒大汗,再出到外头又是风寒,就容易着凉感冒。

冬季室内多紧闭,要注意定时通风更重要,也就是避免坏空气滞留,每天一定要花个几分钟将窗户打开,让空气对流一下。另外就是勤于洗手,尤其当外出公共场所回到家中,洗手的动作是很重要的,在感冒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在冬季若不慎感受风寒,可在初起时饮用红糖姜茶或葱白汤,具有袪风散寒功效,可收早期防治感冒之效。

5、溃疡病

随着天气的变冷,一些原来患有胃疾的人,会出现胃疾复发的情形,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织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 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病多发及复发。再加上天气变冷后,人们食欲增加,从而导致胃肠道的负担加重,此外,冬季人们容易感冒着凉,一些感冒药会加重消化道黏膜 的损伤,引起溃疡发作,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预防的方法一样要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勿太滋腻、太油,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6、心肌梗塞、脑中风

冬季上可说是心脏疾病、高血压性疾病容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塞最好发的季节,因为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周边的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使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溢血和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或由于寒冷而颤抖,身体消耗能量以产生热量,心脏病须作更大的功能,增加心肌梗塞发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寒冬的确是心脏血管疾病患者的大敌,而根据统计,心肌梗塞发作最多的时候,就是冬天早晨刚起床的时候,因此,再冬季心脏血管患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忽略厚毛袜,维持足够的足部血液循环。

◎要摄取适当而足够的水份,饮食方面勿太咸、太油,少吃高胆固醇的东西,如蛋黄、内脏等。

◎要有适度的运动。

◎排除或治疗其他危险因子:吸烟、肥胖、糖尿病等。

◎最重要的,要积极控制高血压,一日至少量血压早晚两次以上,按时服用药物,做一个让医师满意的好病人。

冬季养生七大法则

一宜防犯病: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二宜健脚:健脚即健身。人们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宜水量足: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空气好: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人们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五宜入睡早: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六宜粥调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七宜调精神: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相关标签: 保健知识 养生

相关阅读

  • 霜降是哪天?霜降养生情绪调节很重要!
    霜降是哪天?霜降养生情绪调节很重要!
    你知道霜降的具体时间吗?2025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18时28分准时来临。霜降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天气愈发寒冷,初霜降临大地。此时,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霜降养生的诸多方面中,情绪调 ...
    10-20
  • 霜降是几月几号?霜降应该如何养生?
    霜降是几月几号?霜降应该如何养生?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寒歌,带来了丝丝凉意。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开始关注霜降的具体日期以及与之相关的养生知识。毕竟,顺应节气养生是中医的传统智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
    10-20
  • 几号霜降?抓住这季养生黄金期!
    几号霜降?抓住这季养生黄金期!
    当秋风渐起,树叶飘零,我们迎来了一年中一个重要的节气——霜降。2025年的霜降将在10月23日18时28分降临。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 ...
    10-20
  • 什么时候霜降?顺应时令养生更高效!
    什么时候霜降?顺应时令养生更高效!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霜降便是其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气。它标志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每到霜降时节,大自然仿佛被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却又带着一丝清冷。那么2025年的霜降会在什 ...
    10-20
  • 霜降是秋天还是冬天?养生策略大不同!
    霜降是秋天还是冬天?养生策略大不同!
    二十四节气如同大自然的密码,每个节气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气候特点。霜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常常让人纠结它到底是秋天的尾巴还是冬天的开端。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霜降将如期而至。此时,大自然的景象逐渐 ...
    10-20
  • 今年霜降是哪一天?提前做好养生规划!
    今年霜降是哪一天?提前做好养生规划!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霜降作为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气,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此时,大自然的景象发生着明显变化,树叶渐黄飘落,大地开始披上一层薄薄的霜衣。2025年霜降的脚步越来 ...
    10-20
  • 霜降一般是多少度?穿衣养生有讲究!
    霜降一般是多少度?穿衣养生有讲究!
    随着日历的翻动,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即将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这一时期的气温特点有着独特之处。不同地区在霜降时的温度差异较大,而正确的穿衣和养生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
    10-20
  • 霜降是什么时候?饮食调理正当时!
    霜降是什么时候?饮食调理正当时!
    二十四节气如同大自然的密码,每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养生智慧。霜降,便是其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它标志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2025年10月23日18时28分将迎来霜降,此 ...
    10-20
  • 霜降是哪天?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霜降是哪天?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节气是大自然的密码,每一个节气都蕴含着独特的养生智慧。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即将离去,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那么,霜降具体是哪天呢?2025年的霜降在10月23日18时28分。此时,天气渐冷,初霜 ...
    10-20
  • 霜降是几月几日?这些养生禁忌要避开!
    霜降是几月几日?这些养生禁忌要避开!
    你是否关注过霜降这个节气呢?它在每年的时间并不固定,2025年霜降于10月23日18时28分来临。霜降代表着天气由凉转寒,此时的气候特点对人体健康有着独特的影响。在这个时节,养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而避开一些养 ...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