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健康领域,癔症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可能悄然影响着患者的日常。很多人对癔症的概念和症状感到模糊。别担心,下面将为你深入剖析什么是癔症,以及它所呈现出的各种症状,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这一病症。
医学概念:癔症,现在多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它主要分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症状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症状则表现为在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上,出现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易患人群:一般来说,具有情感丰富、暗示性高、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性格特点的人更容易患上癔症。这类人群往往在面对压力或刺激时,心理防线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发病。此外,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也相对容易出现癔症症状。
分离性遗忘:患者会突然出现对重要个人事件的遗忘,通常与创伤或应激事件有关。这种遗忘并非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而是心理上的一种逃避机制。例如,患者可能会忘记自己经历过的一场严重车祸,或者忘记与他人发生的激烈争吵等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这种遗忘通常是局部性的,只针对特定的事件或时间段,而不是全面的记忆丧失。
分离性漫游:患者会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到外地旅行。在漫游过程中,患者意识范围缩小,但能保持基本的自我照顾和简单的社会交往能力,如购物、问路等。他们可能会以新的身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对自己原来的身份完全遗忘或部分遗忘。当漫游结束后,患者可能会突然恢复记忆,但对漫游期间的经历无法回忆。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症状,患者会存在两种或更多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种身份都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这些不同的身份会交替控制患者的行为,就好像身体里住着几个不同的人。在身份转换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恍惚、行为改变等表现。例如,一个原本内向安静的人,在转换为另一种身份时,可能会变得外向活泼、善于交际。
转换性运动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不能站立或行走等运动功能障碍,但神经系统检查却没有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这种瘫痪可以是单肢、双肢或全身性的,而且其程度和表现形式可能会随着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变化。例如,在情绪激动时,瘫痪症状可能会加重;而在得到心理安慰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转换性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皮肤感觉减退,如对疼痛、冷热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也可能会出现感觉缺失,如失明、失聪等,但相关的眼科或耳科检查却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此外,患者还可能会感觉到身体某部位有异常的感觉,如麻木、蚁走感等。
癔症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发的精神障碍,主要影响具有特定性格特点或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人群。其症状表现多样,涵盖了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分离症状,以及转换性运动障碍、转换性感觉障碍等转换症状。了解癔症的定义和症状,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身边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患者正确的理解和帮助。当怀疑有人患有癔症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