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 成长心事 怪癖行为

爱发呆的人更聪明 今天你发呆了吗

发布者:零之夏兮 时间:2018-6-30 09:21

爱发呆,容易走神,听起来似乎总是负面的,我们总是听到“分心有害”的论调。

想想从小到大,家长老师们总是教育我们要专心,告诫我们走神是个坏习惯;上课的时候,明明发誓要专心听讲,结果一个神游,错过的全是重点。

专心致志怎么这么难?我这么爱发呆,这样还怎么走向人生的巅峰呐?

但,爱发呆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心理学家们关于发呆/走神儿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美国心理学之父William James就已经看到了走神的重要作用。

虽然不少的研究指向了走神的负面性如导致消极情绪、适应不良等,但是心理学家们也确实发现了与走神有关的益处。以下,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发呆和走神。

1. 今天你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

在心理学中,走神、分心一系列有关概念等被定义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心智游移是一种自我生成的、与刺激无关的精神活动,也就是说这种精神活动与当前的任务无关。研究表明,在我们清醒的时间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心智游移。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我们的大脑确实无法总是专心致志。

研究者JonathanSchooler曾让被试花45分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并在过程中测试他们走神的次数。结果发现被试平均走神次数达到了6.6次。

在我们的头脑知道需要专心致志地参与研究的情况下,走神次数还如此之多,更别提当我们私下里复习考试或阅读一本书了。看到这,正在开小差的你是不是赶紧松了一口气。

2.走神越多,创造力越好

心理学家发现,走神可能提高了我们的创造力。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Baird等人做了有关心智游移与创造力的研究。在研究中,被试被分成了三个组,所有被试都要完成两次创造力测试。两次测试之间间隔12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三个组执行不同任务来引发的不同程度的走神。

结果发现,在间隔时间之后,相对于第一次创造力测试来说,第二次测试创造力增长最高的被试来自走神程度最高的组。也就是说,大量产生的分神状况可能就是提高创造力的原因。

Baird解释说,在心智游移的过程中,大脑的执行和默认网络(Executive and DefaultNetworks)出现了相互作用。而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较少。所以当思维漫游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这两个系统的碰撞促进了创意的“孵化”。

其次,心智游移的过程增强了无意识联想加工(Unconscious AssociativeProcessing),而这一过程促进了新奇的想法或者不常规的解决办法的生成。

总的来说,当我们在走神的时候,大脑的不同神经网络之间出现了碰撞。我们的思想也没有按照既定的路径行走,而是在浩瀚的未知领地随机游走探索,这种跌宕的随机性为创造力提供了火花,如果你够幸运,说不定在哪条林荫小道上就抓到了那个让人为之一振的“好主意”。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艺术家们总是会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但就是跟他们本身的职业无关的事以寻求灵感,可能在不专注的时候,精神飞扬思维漫游,灵感乍现的瞬间才会来的比较容易吧。

3.爱走神的人想的更远

相关研究表明,走神的时间越长,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可能越长远。

延迟折扣(Delay Discounting)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代表了奖赏的价值随时间大打折扣的程度。

如果让人们在一个更小但立即能得到的奖赏和一个更大但需要花时间等待的奖赏之间做出选择,延迟折扣更高的人会更偏向于前者。这意味着,人们愿意牺牲长远目标来获得短期利益。

心理学家JonathanSmallwood研究了走神与延迟折扣的关系。在这篇2013年的研究中,Smallwood引发被试产生不同程度的“任务无关思维”(可以被理解为走神程度)。再测量他们的延迟折扣程度,如现在马上得到500块钱还是一周后得到800块钱。

结果发现,任务无关思维越多的被试选择一周后的800块钱的可能性越高。也就是说被试走神的时间越长,越愿意花更长的时间等待未来更大的奖赏。

这篇研究解释说,个体走神的时候,脑海中所思所想是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比如正在完成实验任务的你,可能分神思索着到底500块还是800块对你更有利。

这种自我产生的想法正代表了人们放开了对“此刻正发生的事件”的关注,避免了这些事件的干扰,从而将注意力放在与个人相关的问题上,更加耐心全面地思考这件事的好与坏以及如何选择才能得到长远的利益。

除此之外,根据之前介绍的走神与创造力的研究,走神的过程中可能也会让人们发现选项之外的更新奇绝妙的好主意。因此,爱走神的人也许可以制定一份充满了新奇又克制理性的长远计划(听起来是不是很棒!)

4. 你在走神的时候,正在解决问题

另外,走神的内容反映的是人们当前最关注的事件,可能是未解决的、令ta担心的或者希望达成的事。很多时候白日梦的发生是无意识的,我们的大脑似乎总是先于意识去坐立不安和跃跃欲试,比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关注点就从数学公式游移到纠结了许久的要不要买健身卡的问题。

人的意识层面容量非常有限,同时处理几种信息就可能将认知资源占用,而无意识的容量却是很广阔的,所以走神的适应性功能之一就是连接意识与无意识,驱动那些令人牵挂的事主动涌现在个体的脑海中,让人们有意识地去解决他们,这就造成了人们的走神。

这么看来,走神本质上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相关标签: 发呆 心理诊所

相关阅读

  • 得了癔症的病人有什么表现?常见症状盘点
    得了癔症的病人有什么表现?常见症状盘点
    癔症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它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诸多影响。想要识别癔症,就需要清楚其常见症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得了癔症的病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对这些症状进行全面梳理。分离症状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 ...
    07-16
  • 癔症和抑郁症哪个严重?对比分析给你看
    癔症和抑郁症哪个严重?对比分析给你看
    在精神心理领域,癔症和抑郁症备受关注,它们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容小觑。究竟癔症和抑郁症哪个更严重呢?这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可以从发病机制、症状特点、预后情况等维度进行对比,为你揭晓答案。症状表现对比癔症的 ...
    07-16
  • 癔症的俗称叫什么病?原来还有这样的称呼
    癔症的俗称叫什么病?原来还有这样的称呼
    你是否知道癔症在民间还有别的称呼?癔症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其俗称反映了不同地区对它的认知。搞清楚这些俗称,有助于我们更广泛地了解癔症相关知识。接下来为你揭开癔症俗称的神秘面纱。癔症常见俗称 ...
    07-16
  • 什么叫癔症,有哪些症状?全面解答看这里
    什么叫癔症,有哪些症状?全面解答看这里
    在精神健康领域,癔症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它可能悄然影响着患者的日常。很多人对癔症的概念和症状感到模糊。别担心,下面将为你深入剖析什么是癔症,以及它所呈现出的各种症状,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这一病症。癔症的定义 ...
    07-16
  • 癔症发作时的3大表现,早知道早应对
    癔症发作时的3大表现,早知道早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癔症并不罕见,发作起来情况复杂。其实,癔症发作主要有三大表现。熟悉这些表现,不仅能让我们对癔症有更深入的认识,还能在关键时刻正确处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是哪三大表现。解离症状意识障碍: ...
    07-16
  • 癔症是一种什么病?一文带你认识癔症
    癔症是一种什么病?一文带你认识癔症
    你是否听说过癔症?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精神疾病。它的发作往往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的症状表现多样,可能涉及感觉、运动和意识等方面。下面就为大家全面介绍癔症的相关知识。癔症的定义概念阐述:癔症,现 ...
    07-16
  • 什么人容易患上癔球症?这些人群要注意
    什么人容易患上癔球症?这些人群要注意
    癔球症发病率不低,那哪些人是易患群体呢?通常,情绪波动频繁者、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以及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的人,患癔球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关注这些人群,对预防和治疗癔球症意义重大。心理压力大的人群职场高压人 ...
    07-16
  • 男朋友让女朋友穿情趣内衣什么心理?性趣动机深度分析!
    男朋友让女朋友穿情趣内衣什么心理?性趣动机深度分析!
    当男朋友向女朋友提出穿情趣内衣的想法时,很多女生会感到疑惑和不解。这种行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是出于对新鲜感的追求,还是对情感交流的渴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度分析男朋友的性趣动机。追求新鲜感和刺激感打 ...
    06-10
  • 男人为啥喜欢闻女人的裤衩?生物学与心理结合解析!
    男人为啥喜欢闻女人的裤衩?生物学与心理结合解析!
    为何部分男人会有闻女人裤衩的举动?这需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综合探究。生物学中涉及信息素影响;心理学包含潜意识、情感寄托等因素。下面为你全面解析这一奇特行为。生物学角度分析信息素的作用:在生物学领域,人类和 ...
    06-10
  • 男人闻女人内裤代表什么意思?嗅觉迷恋象征解读!
    男人闻女人内裤代表什么意思?嗅觉迷恋象征解读!
    你是否曾好奇男人闻女人内裤这种行为的含义?这背后或许隐藏着复杂的嗅觉迷恋心理。它可能与个人成长经历、情感需求等有关。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一现象,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可能代表的意思,带你了解其中的真相。心理层面 ...
    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