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让孩子打开智慧之门

发布者:雨终云散 时间:2021-8-14 14:09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陌生新鲜的东西,天生的好奇心迫切地想知道这一切,感知这一切,从中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是观察。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所以观察理应该被称为智慧之母。

何为观察

什么叫做观察呢,是指孩子用眼睛认真地看吗?

当然不是,观察不是一般地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如:孩子在公园里看到了几只小蚂蚁在地上爬,便被深深地吸引,他想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小蚂蚁住在哪?蚂蚁是否有父母……

带着这些疑问,孩子蹲在地上观察蚂蚁的活动。最终,孩子跟着蚂蚁来到蚂蚁的洞里,蚂蚁的家人似乎很大,而且每个蚂蚁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时需要团结合作完成搬运大东西等工作……

这就是观察。

观察使孩子更接近真理

观察力强的孩子往往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小学生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是哑巴,它们没有发声器官,但却有会叫的翅膀,这些昆虫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

后来聂利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也看到,蜜蜂的嗡嗡声来自于翅膀的震动,每秒达到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停止了。她向老师求证,老师的观点也和书一样。但是偶然的机会,聂利去养蜂场玩,仔细观察的她发现很多蜜蜂聚集在蜂箱里,翅膀没有扇动,还在嗡嗡作响,对教材、科普读物和老师的说明抱有疑问,开始了蜜蜂的试验和研究。

经过数十次实验观察,最终发现蜜蜂拥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是位于蜜蜂双翼根部的2粒比菜籽小的黑点。把她的发现写成论文《蜜蜂不是用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在兰州市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上,获得了大会优秀科学技术项目银奖和高士科学技术特别奖。

一个原来所有人都公认的“事实”被推翻了,这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发现真理,原因就是她比别人更善于观察。

培养观察力的家教策略

孩子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培养,因此父母如何培养宝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婴儿的观察力?

1.激发儿童观察兴趣

兴趣是儿童观察的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才积极观察。家长要根据宝贝的这一特点,激发宝贝观察事物的兴趣,形成自己喜欢观察、勤奋观察的好习惯,所以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孩子观察的欲望。例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在户外散步,听到林中的鸟鸣,对宝宝说: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在叫什么?并提出去看看。这样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

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兴趣,父母必须立即满足孩子的观察愿望。例如,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谈话,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变得擅长发现问题并积极观察。否则,他就会“视若不见”、“听而不闻”。

2.教孩子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

由于孩子们观察事物常常是无目的地东瞧西看,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会有目的地去观察。在进行观察前,父母要给孩子提出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告诉孩子应该观察什么。但是,要注意观察要求的提案必须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和能力。教孩子按顺序观察,经常看到某个孩子拿着玩具,翻过来仔细欣赏,问他这个玩具是什么样的时候,他说:这个窗户打开,里面有个小人,这个灯不是绿色的,后面是绿色的,车轮跑得很远……孩子兴奋地说了很长时间显然,儿童描述的顺序不清楚与他的语言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缺乏正确的观察顺序。

父母应该教孩子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中到周围、从局部到整体、从概况到细节等,有顺序、系统地观察事物,要求孩子用语言表达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鲤鱼,就应该指导孩子有顺序地观察,先从整体看,鲤鱼的身子是扁的,两头小、中间大;从头到尾看,头上有两只眼睛,尾巴上有鳍。还要提出更高的观察要求,如: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怎样吃食物的,怎样用尾巴游泳的。这样孩子才能获得观察的经验。

3.在生活中训练儿童观察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供儿童观察的东西很多,如日月星、风雪雷、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父母应注意选择孩子能理解的事物,引导宝贝进行观察、思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另外,在家为孩子创造观察的条件。例如,种花草树木,种金鱼、鸟、蚕等小动物,也给孩子带来观察的兴趣。只有经常性地对孩子进行训练、他的观察能力才会不断地得到发展,相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定会使孩子的观察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4.利用多感官共同完成观察

观察能力是由人体的五官出发,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痛觉,味觉、嗅觉来达成的学习。所以,父母们要懂得锻炼孩子善于利用这五种感官共同工作。例如,用苹果让宝物观察,让孩子用眼睛看报告这个苹果又大又圆,颜色红的苹果用手摸报告这个苹果摸起来很硬,表面很光滑的鼻子闻报告这个苹果有甜的香味利用各种感觉得到的信息逐一报告。父母们不仅要观察眼睛,还要记住耳朵、鼻子、嘴、皮肤是最好的传感器。

5.为儿童入学做准备

为了训练儿童观察的准确性和敏锐性,为儿童入学后更好地利用观察力学习,教儿童用比较方法观察事物。例如,把两种形状相似、颜色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让孩子找到同一点和不同点。

观察从兴趣开始,兴趣促进观察,观察中开始思考,从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周而复始,你的孩子会变得更聪明。和孩子一起观察,父母行动起来了!

相关标签: 智慧

相关阅读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
  •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你认为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住孩子的学习!“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去重点学校,请老师指导,完成作业检查,默默地写单词,默默地写生字,指导他写作文,提出计算题等。这是孩子的母亲 ...
    12-09
  •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第一、榜样和示范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
    12-09
  •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很多父母也确实这样做。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