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学前教育

父母 不当拐杖当“向导”

发布者:江泉竹月 时间:2021-8-13 13:15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与其中成果最大的20%的人相比,发现最显着的差异不是智力,而是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是具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勇敢前进等个性品质的人。可以看出儿童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材料有多重要。

独立性是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生存和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质量。幼儿教育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立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从2-3岁幼儿身心发展看独立性的表现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摸索,不要大人抱着,也不想牵手走路。他们已经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年人要求他做的事情,往往会回答不。对自己己来。

二是因为手脚的动作还不协调,所以走路或跑步容易摔倒,用杯子喝水翻身,用勺子吃饭洒在身上。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是不听话和固执。

三是渴望与同龄人交往。交往是幼儿的发展需求,2~3岁的独生子女特别明显。他们特别喜欢和邻居的孩子玩,甚至说没人和我玩,无聊。父母经常以不安、不安全为理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己有点会议,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多次玩弄某种玩具,多次玩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孩子,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生子女,都是由于父母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质量和能力。独立性也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结果。

首先,珍惜幼儿的自我独立意向

当孩子两三岁时,第一个自我概念就出现了,第一个人称我称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或成人的支持时,幼儿表现出自豪、高兴、自尊、自豪等最初自我肯定的感情和态度,否则会出现否定的感情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而是尊重个人奋斗。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住在一个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住在一起。孩子刚学走路的时候,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现在独生子女增加,父母过度重视孩子,产生过度保护和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因,很少给1岁以内的孩子提供坐、爬、站、走的机会。孩子醒来时,经常抱在怀里,躺在床上,坐在带围栏的床上。这种过度的保护和过度的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积极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家长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的独立活动意向,释放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的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勉强,尽量不要让孩子工作。不要在公共场合斥责孩子的不争气、愚蠢和没有出息,这将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不是宠溺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敬的孩子大多与父母合作,友好,礼貌,行为高雅,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应该尊敬的好反应。

民主型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家长不得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相关阅读

  •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宝宝哭闹时通常是在表达生理需求或情感需求,可能由饥饿、困倦、不适、寻求安抚或过度刺激等因素引起。1、饥饿饥饿是婴儿哭闹最常见的原因。胃容量小且代谢快,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哺乳。若哺乳间隔超过3小时或哺 ...
    10-19
  •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怎么做?
    儿童百宝箱是父母和儿童亲自装裱的纸箱,其中可以放置30种~40种儿童玩耍的玩具。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婴儿房,有装玩具的柜子和抽屉,还需要再做一个百宝箱吗?我们需要知道这里所说的百宝盒是适合一岁左右孩 ...
    10-19
  •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都会有分离的焦虑吗
    宝宝通常会出现分离焦虑,这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与主要照顾者分开时出现哭闹、抗拒或情绪低落,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阶段。婴幼儿的分离焦虑与大脑发育阶段密切相关。6个月后宝宝开始建立 ...
    10-19
  •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怎么办
    3岁小孩攻击性强可通过行为引导、情绪管理训练、家庭环境调整、游戏治疗、专业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攻击行为通常由模仿学习、情绪表达障碍、家庭冲突、感觉统合失调、心理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1、行为引导家长需通过 ...
    10-19
  •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不睡觉父母可通过调整作息、营造睡眠环境、控制饮食、适度安抚、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孩子不睡觉可能与作息紊乱、环境不适、饮食刺激、情绪焦虑、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1、调整作息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 ...
    10-19
  •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对孩子有害吗
    抱娃睡觉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直接伤害,但长期依赖可能影响孩子自主入睡能力的发展。婴幼儿睡眠习惯的形成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需根据孩子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安抚方式。新生儿期适当抱睡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特别是早产 ...
    10-19
  •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儿童心理焦虑症的类型和预防
    焦虑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的细微变化过于敏感、烦躁、恐惧、情绪脆弱。这样的孩子经常伴有睡眠障碍,梦想、梦想、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出汗、头晕、疲劳等身心症状。儿童心理不安主要有素 ...
    04-20
  •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 父母角色偏差有三大危害
    你认为父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抓住孩子的学习!“您是怎么抓孩子学习的呢?花钱,去重点学校,请老师指导,完成作业检查,默默地写单词,默默地写生字,指导他写作文,提出计算题等。这是孩子的母亲 ...
    12-09
  •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幼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应做好示范
    第一、榜样和示范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 ...
    12-09
  •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难道母女间也应有距离?
    我们经常提倡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很多父母也确实这样做。一些母亲主动陪女儿逛街,一起选衣服,甚至选择与女儿相同风格的衣服,这样的母女关系在别人眼里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据阿根廷《号角报》日前报道,阿根廷心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