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尤其是有家族史、肥胖、未生育或晚育、长期雌激素暴露等高危因素人群。预防需从控制体重、调节激素水平、定期筛查等方面入手。

直系亲属患有子宫肌瘤的人群发病概率显著升高。这类人群建议从25岁起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日常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如蜂王浆、雪蛤等。对于已出现月经量增多、下腹坠胀等症状者,需及时排查肌瘤生长情况。
长期口服避孕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雌激素水平异常者易诱发肌瘤。可通过检测性激素六项评估内分泌状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红金消结片等中成药调节,或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控制周期。
体重指数超过24的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会转化更多雌激素。建议通过低脂高纤饮食和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减重,优先选择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及反式脂肪酸摄入。

未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龄超过30岁的女性,缺乏孕激素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适龄婚育可降低风险,哺乳期持续6个月以上也有保护效应。计划怀孕前应通过超声评估肌瘤位置,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受孕需优先处理。
长期接触双酚A等环境雌激素的化妆品厂、塑料加工行业从业者需加强防护。日常生活中应减少使用塑料餐具加热食物,选择无添加的洗护用品,必要时进行尿液环境激素检测。

建议所有育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盆腔超声,月经异常、贫血或排尿困难者需缩短复查间隔。日常保持会阴清洁,避免穿紧身裤局部闷热。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但禁止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补品。35岁以上女性若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生长迅速,应考虑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