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 老人保健

老人养生三大点 壮骨健脑保血管

发布者:海里的鸵鸟 时间:2018-7-14 08:35

衰老、慢病等一系列因素使很多老人离不开家、离不开医院。然而,身心健康、能走能跑,能够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才是我们期待的老年生活。老人养生要注意以下三个重点:

骨骼肌肉系统用进废退

研究显示,因骨骼、关节、肌肉的退行性改变,80岁时,老年人身高平均会降低5厘米左右,牙齿松动、脱落,骨骼变脆,关节弹性、韧性、灵活性、活动度都会大大降低;肌肉体积变小,收缩强度、持久性、敏捷度下降,肌腱反射减弱,导致老年人动作迟缓、笨拙,易疲劳,容易腰酸腿痛。

除了自然衰老,这些变化还和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骨骼肌肉系统最适合“用进废退”理论,越使用、越刺激就越强壮,不用就衰退。因此,做好日常保养,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减缓骨骼肌肉的衰退。

每天走路比偶尔运动更能维持骨密度;力量训练可防止肌肉丢失。此外,每天持续练习以下动作,有助于锻炼骨骼肌肉,并可借此了解身体状况的变化。

1.提踵抓地。美国纽约长寿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勒博士表示,腿部肌肉无力是衰老的第一信号。衡量腿部肌肉力量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双脚抓地的力量,力量越强,腿部就越有力。

双脚并拢站立,两脚跟慢慢向上提起,脚趾抓地,脚跟尽量上提。保持身体放松,站立两秒。然后缓慢、有节奏地轻轻颠动足部30次,每天3~4次,可增强抓地力。

2.单脚站立。左右脚分别单脚站立1分钟,相当于散步50分钟。长期练习,能提高平衡能力,保持身体活跃,预防跌倒、避免骨折。

左脚抬起,离地面5~10厘米左右,单脚站立1分钟。注意保持匀速呼吸。如果脚底不稳,说明肌肉力量较弱,可手扶桌椅等完成动作。

3.走路。走路时,人体40%的时间是单脚站立。因此,正确走路也有助于训练平衡感。正确走路姿势是脚跟着地,尽量不要有声音。建议穿减震鞋子,避免对膝盖造成损伤。

此外,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些豆制品、肉类等,也有助维持骨骼肌肉系统正常、健康运转。

大脑系统越忙越好

一些老人经常丢三落四、刚说过的话转眼就不记得,人们习惯戏称为“老糊涂”,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正常的老化现象。然而,美国西北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群平均年龄80岁的“超级老人”,大脑的认知功能与五六十岁的人差不多。许多研究也发现,多种因素会影响老年人大脑。只要保养得当,大脑可以比身体更年轻。

睡足觉。研究表明,大脑每天会产生大量“垃圾”,睡眠能帮助排出这些垃圾。因此,充足的睡眠是养护大脑的关键。要让大脑充分休息,完成自我修复,一定不能熬夜,尽量在每晚11点上床睡觉,睡够7~8小时。研究还表明,经常做“好梦”的人平均寿命更长,在晚上9点后避免过于兴奋,不要进行K歌、应酬、网聊、打电话、做策划等让大脑皮层比较活跃的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噩梦。有睡眠障碍的人应及早就医治疗,以免加速大脑萎缩。

忙起来。大脑也是一个爱偷懒的家伙,遇到难题喜欢绕道走。给它出点难题,能避免大脑退化。不妨试着记忆路线,观察街道上的标志性建筑;尝试背背课文;遇到问题先思考、想不起来的事尽量回忆……只有让大脑经常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推理能力、逻辑能力、空间想象力、认知能力才能得到有效训练。

多交流。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与他的脑力有密切关联,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当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神、动作变化,大脑也飞速运转,让你快速做出反应。“笑”可以使思维变得更敏捷,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好方法。因此,定期和亲友组织家庭聚会、空闲时给老朋友打个电话、晚餐后与家人聊聊天等,都能帮助大脑保持活力。

心血管系统管好五个指标

血液循环是实现人体正常运转的基础。血管质量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多项研究发现,很多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并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等降低一定的风险。即使你身体依然健康,也要记得管好这5个健康指标。

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超过这一数值会增加患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国际期刊《医药》曾刊登研究显示,55岁以上维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锻炼、心理健康的人,腰围不超标,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糖尿病发生率。

血压:小于等于130/85毫米汞柱。空腹血糖:别超过6.1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大于1.2毫摩尔/升;女性大于1.4毫摩尔/升。

甘油三脂:小于1.7毫摩尔/升。以上5个数值超出警戒线的越少越好。相关研究指出,若有3个及以上指标超出警戒数值,未来5~10年罹患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会明显增高。但如果本身有高血压、高血糖或者年纪较大,标准可稍微放松,建议找医生给出评估与建议。(参考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相关标签: 血管 老人养生

相关阅读

  • 冠心病日知多少 防治知识早知道
    冠心病日知多少 防治知识早知道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威胁着众多人的健康。了解冠心病日的时间,能提高大众对冠心病的重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冠心病日以及相关防治知识。冠心病日时间时间说明:目前并没有官方明确设定的专门 ...
    11-01
  • 大便5到6次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大便5到6次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在日常生活中,排便情况是反映肠道健康的重要指标。有人发现自己大便次数达到5到6次,就担心是不是癌症早期信号。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正常排便频率及影响因素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正常排便频率为每天1 - 2次或 ...
    10-31
  • 直肠晚期活20年:生命奇迹背后的秘诀
    直肠晚期活20年:生命奇迹背后的秘诀
    直肠晚期往往被认为预后不佳,但有这样一位患者,却在与病魔的斗争中顽强生存了20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背后的秘诀。综合治疗显成效多学科协作:患者采用了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 ...
    10-31
  • 肝上小囊肿会自行消退吗?该怎么治疗?
    肝上小囊肿会自行消退吗?该怎么治疗?
    肝脏上出现小囊肿是不少人在体检中会遇到的情况,大家往往关心小囊肿是否会自行消退以及如何治疗。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肝小囊肿自行消退概率先天性囊肿:先天性肝囊肿通常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 ...
    10-31
  • 大便拉不点胀,可能是癌症早期信号
    大便拉不点胀,可能是癌症早期信号
    排便困难、腹胀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不适症状,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有可能是癌症发出的早期信号。了解相关知识,对早期发现疾病至关重要。排便异常与癌症的关联常见症状:排便困难、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都是肠道 ...
    10-31
  • 大肠有肿块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大肠有肿块是癌症早期信号吗?
    大肠内出现肿块会让很多人担忧是否是癌症早期。其实大肠肿块不一定就是癌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相关知识。了解肿块相关病变息肉性质与腺瘤病变:大肠内的息肉有不同性质,部分息肉可能会发展为腺 ...
    10-31
  • 50 岁以上基本上都有肺结节吗
    50 岁以上基本上都有肺结节吗
    随着年龄增长,肺结节的检出率逐渐受到关注,许多人好奇 50 岁以上人群是否基本上都有肺结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肺结节的检出情况CT 检查发现肺结节:随着 CT 检查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50 岁以 ...
    10-29
  • 老年人甲亢严重吗?
    老年人甲亢严重吗?
    甲亢并非年轻人的专属疾病,老年人也可能患病。那么老年人甲亢严重吗?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症状隐蔽难察觉表现不典型:老年人甲亢症状往往不典型,不像年轻人那样有明显的多汗、心慌、手抖等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一些 ...
    10-29
  • 超敏 CRP>5mg/L:洞察心血管风险与健康干预
    超敏 CRP>5mg/L:洞察心血管风险与健康干预
    超敏 CRP(hs - CRP)作为重要的炎症标志物,当检测值超过 5mg/L 时,可能预示着身体存在多种健康隐患。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及应对措施,对我们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超敏 CRP>5mg/L 与心血管风险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 ...
    10-29
  • 老年人甲亢治疗全攻略
    老年人甲亢治疗全攻略
    甲亢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且因身体机能下降,治疗需格外谨慎。本文将为您介绍老年人甲亢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治疗方式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老年人甲亢的常用方法。它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来控 ...
    10-29